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简体中文

       保罗指出,信徒间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是神对教会的心意,其中爱是基础。并从对说方言的反复论述进入直接教导。诗歌、教训、启示、方言及经翻出来的话,每项程序,不论其所占分量如何、所发挥的作用怎样,都必须以造就教会为目的。保罗特别针对说方言作出限定,因说方言最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因此损害教会在未信主之人心中的形象。保罗提出几条守则:1、人数不宜过多2-3人即可;2、说方言必须严守次序,一个一个轮流说;3、所有方言必须有人翻译。而对先知讲道而言,为了避免使聚会成为个人属灵成就相互比较的场地,来的人或许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全无预备受教的心,因此保罗对此也作出了一些限定,先知讲道每次只要2或3人就可。先知讲道虽可造就教会,也不可一次有太多人站出来,一方面听者无法承受消化,最重要的是信徒要预备受教的心,辨别做先知讲道的是否出于圣灵。今天,新约正典已确立,唯一的权威就是圣经,没有任何人的启迪是可以偏离信徒群体的传统的。

更多
on 26 Mar 2019 11:16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我是朗朗,欢迎收听同唱一首歌。不知道听众朋友对2012在伦敦举办的第30届奥运会还有没有印象?在这一届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英国著名女歌手桑迪演唱了一首经典老歌,也是一首赞美诗歌《求主同住》(Abide With Me),同时舞台上还有50名舞者在表演着,透过音乐与舞蹈演绎着生与死之间的较量。  

       再过两个多星期就是清明节,在今天圣乐欣赏的栏目中,我们特别为大家选播这首讲述生死较量的经典圣乐《求主同住》。这是一首流传已久的赞美诗歌,作者是亨利·弗朗西斯·莱特(Henry Francis Lyte,1793-1847),他既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也是一位圣诗作者。

       《求主同住》这首诗歌是莱特牧师在1847年写于他离世前的两周,是在他身患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结核,健康状态极差的情况下创作的。在人生弥留之际,莱特牧师想到,上帝救恩的十字架照亮了人生的黑暗,指示着天上更美的家园,永恒不变的上帝与我们同住……

<音乐>

更多
on 25 Mar 2019 5:31 AM
简体中文

家和万事兴。我们想要在职场上有出色的表现,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但是,真正的“和”不是靠人能够实现的,因为人都很自我。真正的“和”是灵魂的“合”,这个要靠信仰才能实现。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环球传播”制作的“职场攻略”,我是帝璁。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一家人。您可能会觉得奇怪:这是一个职场节目,怎么要介绍一家人呢?那是因为,这一家人在职场上、在家庭中,都走过了同样的心路历程。此话怎讲?   

       好,我们看,首先走入我们视野的,是这一家的女主人义燕。

更多
on 22 Mar 2019 3:07 AM
简体中文

我们曾经谈过情绪勒索,情绪勒索与道德绑架有什么异同?何谓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这种以圣人标准要求普通人的行为,使人难以拒绝。

除了分辨自己是否被道德绑架,我们也需要省察自己是否在不经意间也常常用道德绑架他人?

凤珠姐在【真实快乐家】中很坦诚的以自己为例,表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需要悔改。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请听听节目内容就知道了。提起这件事是为了让大家更明白:其实,我们常常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压力与难处。我们需要省察自己说话的语气与多些了解他人的真实状况。

 

**【真实快乐家】节目预告:

从3月21日开始至4月6日,罗静芳与心理学家袁凤珠老师将与你谈“道德绑架”。什么是“道德绑架”?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当面对“道德绑架”时该怎么办呢?请留意收听【真实快乐家】!

“你若从你中间除掉重轭和指摘人的指头,并发恶言的事;你心若向饥饿的人发怜悯,使困苦的人得满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发现,你的幽暗必变如正午。耶和华也必时常引导你,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

更多
on 21 Mar 2019 3:14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大家平安,我是苏老师。我们今天进入了第四课《门徒的金钱观》。马丁路德曾智慧地指出,一个人成为基督徒后必须经历心理、思想及金钱上的三种转变。为什么路德这么说呢?因为金钱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我们天天都在谈论金钱。现代人离不开物质的生活,对金钱非常重视。路德谈到的这三种转变中,最困难的恐怕就是金钱上的转变。

一个人的钱财观将决定他处事待人的态度,甚至可以衡量他的灵性光景。如果他在金钱上很谨慎、很大方慷慨、很放得下,我们就知道这个人的灵性是不错的,这个人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所以一个人要在这方面有所改变,确实是要从根本着手,是不容易的。

我先举个例子吧。假设你的房子着火了,里头住着一位残障的老人,还有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只能选择其一的情况下,请问你会抢救哪一个?为什么?亲爱的弟兄姐妹,这个老人跟你没关系哦!他不是你爷爷,不是你阿公,也不是你爸爸。你会救他或《蒙娜丽莎的微笑》那幅价值连城的名画?

或许有人说:“我还是救那幅名画。救了以后我把它卖了,用那赚得的许许多多的钱去救更多孤苦伶仃的老人。”亲爱的朋友、弟兄姐妹,这只是理想。如果摆在你面前的老人你都不救,你有可能去救其他的老人吗?

更多
on 20 Mar 2019 1:51 AM
简体中文

      保罗指出,基督徒要在恶事上像婴孩般完全纯真无暇,不存丝毫恶念;在真理的探求上要心智成熟,能明辨是非,清楚神的旨意也关怀人的需要。保罗称,说方言对未信之人没有好处,对未信之人来说,说方言就像是外邦人的语言,是不能明白的、没有果效的。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作先知讲道不是为不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信的人。方言并不能带来使人相信的效果,就成了引导人不信的征兆。先知讲道是人能理解的,表达了真理的信息,因此成了人能相信的象征。哥林多信徒相信说方言是圣灵临在的征兆,保罗并未反对,但强调的是,说方言的有效性应该仅局限于信徒的各人生命里。信徒私底下的灵命追求中拥有说方言的恩赐确实是蒙福的征兆,但对群体生活而言却正相反,显示出说方言者的自高自大,对不懂方言的人成了无法蒙恩的证据,说方言究竟是正面或负面的征兆完全在应用问题上,因场合而定。保罗强调,不管我们如何有权利说方言,说方言又是怎样蒙福的恩赐,只要成为软弱弟兄或不信的人的绊脚石,再大的权利也应该予以放弃。

更多
on 19 Mar 2019 4:23 AM
简体中文

尝试了很多工作可都没有找到你喜欢的?这时候,你可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在工作之外,在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心里有喜乐、有平安吗?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环球传播”制作的节目,我是帝璁。

       前阵子,一位署名May的听友在微信后台给我们写了一段留言,这样说到:

       “感谢主的预备很荣幸听到前辈们的分享,很受益,但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问题。我在职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还是会忍不住发火,换了很多份工作。发现很多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太年轻,不够沉稳老练,不懂得处理关系。现在对于职场有些胆怯又很向往,有点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感觉没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果前辈们看到我的留言,希望能得到指点。谢谢您,耶稣爱你们,我也爱你们。”

       首先我们要谢谢May的留言。对每一个做节目的人来说,收到听友的留言都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我们制作任何节目,都是盼望能跟听众朋友有交流,否则那就成了“自说自话”了,您说是不是?

更多
on 15 Mar 2019 5:02 AM
简体中文

在这一集【真实快乐家】中,主持人罗静芳与睿牧(北京)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 美国万邦大学教育学院,生命教育课程讲师孙翱飞老师与你谈“如何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才能?”

请你点击收听这一集【真实快乐家】!罗静芳与孙翱飞老师与你详细的谈并举例说明之。

**【真实快乐家】节目预告:

从3月21日开始至4月6日,罗静芳和心理学家袁凤珠老师将与你谈“道德绑架”。什么是“道德绑架”?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当面对“道德绑架”时该怎么办呢?请留意收听【真实快乐家】!

“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篇139:14)

“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1-4)

更多
on 14 Mar 2019 3:28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是苏老师,大家平安。我们继续第三堂课程《门徒的世界观》。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正面或负面的,是积极或消极的?我们必须回到圣经。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世界乃是天父的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这个世界,爱惜这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堕落了、反对上帝,我们有责任将这世界带回上帝跟前,让这个世界成为一个荣耀神的舞台。舞台上的基督徒们都当很好地见证上帝的荣光。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是否一切食物都可吃,包括祭过偶像的食物?

因此,在世界上我们会面对不同的挑战,面对不同的压力、打击,甚至很多的问题。我们跟世人住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问一个问题:是否可吃祭拜过偶像的食物?按圣经《提摩太前书》4:1-5节: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是可弃绝的。这节经文要怎么解释呢?难道一切食物都可吃,包括祭偶像的食物吗?

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们回到《创世纪》。圣经很清楚地记载上帝创造天地,然后上帝还没有创造人之前就为人创造了一切所需要的,包括食物。因此,食物是为人而创造的,我们必须珍惜食物,不要浪费食物。

更多
on 13 Mar 2019 2:37 AM
简体中文

      保罗告诉哥林多信徒,在属灵上要追求能造就教会的恩赐。造就教会,成为在教会群体生活中各种不同恩赐或活动的价值判断标准。造就教会首先要求能够与人沟通,让人理解明白,说方言的当翻出来。神设立说方言的同时也设立了翻方言的恩赐,方言若不被翻译出来,对教会便没有造就,说方言的当求神在教会里赐下翻方言恩赐的人。说方言者在以方言祷告之余也当以悟性祷告,两者不可偏废,以一方取代另一方。对群体聚会而言,用悟性祷告指在公开教会中的群体领导,是唯一合宜的祷告。诗歌也是有着两种形式,一种是受灵感动的灵歌,另外一种是用悟性歌唱。保罗强调用方言祷告和唱灵歌只在个人属灵操练上有用途,在群体聚会中并没有位置。并且,公开聚会是集体性的,每个人都必须全心参与,口唱心合地赞美神,但必须用悟性(即大家都能明白理解的话)来表达,才能做到彼此心心相映。

更多
on 12 Mar 2019 4:0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