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而今天,是八月十四。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唐朝诗人留下这样两句咏月诗:“最好莫如十四夜,一分留得到明宵。”
第二天就能见到十五的满月了,诗人却说,还是中秋前夕的月更好。
他这么说,是因为月还差一分圆,人对圆满的期许就能保留万分吗?还是,他怕到了十五的晚上,应该团圆的时候,事情却不如原本所期待的那么美?又或者,他不想面对明天的圆满之后,那接下来的日复一日的“缺”?
朋友,此时此刻,你对明天那一轮满月,是满怀期待还是暗藏忧虑?
现代交通的便捷,已经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不是一个障碍;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家庭中,家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有些距离是空间的。父母和孩子们,乃至夫妻们,在一整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天各一方,中秋节也只能在不同的地方,看着同一轮圆月伤感。
有些距离是心里的。虽然共处一室,分食着同一个月饼,却心绪飘零,笑脸下各自孤独。这,比空间的距离更叫人无措。
中秋节,是中华文化里唯一一个受到天文景观直接影响的节日。满月在天,银光洒满一地,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该回家了!你怎么还是一个人?快去跟家人团圆啊!
月亮光光,加倍地映照出人心底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