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城被焚,犹大被掳。神的子民没有遵行神的约将自己分别出来做属神的国,反而随从异教国家拜偶像,跟随邪恶的风俗,因此神将他们分散到不同国家。然而在被掳之前,神透过先知告诫他们可重返耶路撒冷。主前589年,塞鲁士征服了巴比伦建立了波斯帝国,并颁令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所罗巴伯和以斯拉率众人返回耶路撒冷。以斯帖记隐晦地探讨了,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重返故土的犹太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份的?他们是否仍是神的子民呢?
主前486年,亚哈随鲁王在位第三年大摆宴席,宴请王公贵胄,目的是争取他们支持他进攻希腊的行动。波斯帝国幅员广大,有不同的语言、种族和宗教。宴席展示了王的财富与权力,富丽堂皇的宫殿,权倾天下无可匹敌的态势。然而,面对世俗的掌权者,人的态度应是怎样的?圣经让我们思想,谁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
王后瓦实提拒绝听从王命,不肯出席宴会,预示着以斯帖将会接任王后。瓦实提因抗命被夺去了王后的位份。亚哈随鲁王接受了米母干的话下令全国“使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这其实是对波斯宫廷内领导方式的嘲讽,显示了波斯当权者一贯的做法,即为要操控臣民而以强权的手法施行管制;作者同时也嘲笑属世的权力。外表看波斯王国井然有序是建基于法律和公义,但在此显出的是,被那个为求荣耀而妄自尊大的王以及国内缺乏安全感的当权大臣们所控制。权力管理是整本圣经的一个重要主题——只有具备完美性情的王才配得绝对的权力,只有完美的王才能以真正的律法和公义来行使权力。耶稣那全能管制的本质就是顺服神,与世人的以权谋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斯帖记一章营造了一个背景,让我们了解神的子民怎样从属世权力的威胁之下得到拯救。基督徒当善用个人所拥有的权力,正如耶稣善用祂的权力一样。
《以斯帖记 》1:1-22
1 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2 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的宫登基;3 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和玛代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4 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5 这日子满了,又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6 有白色、绿色、蓝色的帐子,用细麻绳、紫色绳从银环内系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的铺石地上。7 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8 喝酒有例,不准勉强人,因王吩咐宫里的一切臣宰,让人各随己意。9 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10 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亚拔他、西达、甲迦, 11 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12 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13 那时,在王左右常见王面、国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玛代的七个大臣,就是甲示拿、示达、押玛他、他施斯、米力、玛西拿、米母干,都是达时务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规,办事必先询问知例明法的人。王问他们说:14 ……15 “王后瓦实提不遵太监所传的王命,照例应当怎样办理呢?” 16 米母干在王和众首领面前回答说:“王后瓦实提这事,不但得罪王,并且有害于王各省的臣民;17 因为王后这事必传到众妇人的耳中,说:‘亚哈随鲁王吩咐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她却不来’,她们就藐视自己的丈夫。18 今日波斯和玛代的众夫人听见王后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样行;从此必大开藐视和忿怒之端。 19 王若以为美,就降旨写在波斯和玛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实提再到王面前,将她王后的位分赐给比她还好的人。20 所降的旨意传遍通国(国度本来广大),所有的妇人,无论丈夫贵贱都必尊敬他。” 21 王和众首领都以米母干的话为美,王就照这话去行,22 发诏书,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说本地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