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教会春秋】(19):世俗之风冲击下的教会

  • 首页
  • /
  • 【教会春秋】(19):世俗之风冲击下的教会
肖容
25 Aug 2017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做基督徒不再需要付任何代价,也没有任何风险,甚至还可能给人带来一些属世的方便和好处。在此之前,教会当中的腐败是极个别的现象;现在,当越来越多人抱着不纯正的动机加入教会,很明显腐败就多起来了。

同时,随着大量民众的涌入,传统文化中的迷信色彩也被带进了教会的信仰生活当中。比方说,有些人在成为基督徒之前已经习惯了用某种跪拜的方式去敬拜偶像,如今成为教会一员之后,仍然习惯性地用以前那种跪拜的方式来敬拜上帝。这样的风俗渐渐影响了教会,使得当时教会生活的形态变得仪式化起来,甚至掺杂了偶像崇拜的色彩。

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教会生活当中的节期大量增加了。此前,教会主要纪念的只有基督耶稣的降生、受死与复活,但国教化之后却多了很多奇怪的节期。比方说,有些人在信主前可能供奉了某一个据说是掌管收成的神明,这些人成为基督徒之后,就会把“感谢上帝帮助我获得丰收”这样一个事情带到教会生活当中,渐渐地在教会年历里面就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来“感谢上帝帮助农作物丰收”。这在之前的早期教会是难以想象的。

诸多礼仪,使得教会聚会的焦点也转变了。初期教会聚会的内容基本就是大家一起守圣餐,纪念基督的受死。国教化之后,圣餐的进行加进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仪式,甚至把圣餐看成是讨上帝喜悦的一种献祭的行动,失去了原先记念主恩的取向。这种做法不单是带着迷信色彩,也把圣餐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

与仪式化相关的,是早期教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英雄崇拜的气氛。在之前大逼迫的年代有很多基督徒勇敢殉道,一些人死在狮子坑里,一些人被绑在柱子上活活烧死……这些殉道者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值得后人尊敬、纪念。问题是,在尊敬殉道者的气氛之下,早期教会开始进行一些专门纪念殉道者的活动,而这些活动不知不觉地演变成为对伟人的一种敬拜。最后,被神化了的殉道者甚至成了所谓的“守护者”。这种迷信色彩在国教时期的教会相当普遍。

与敬拜殉道者相关的另一个发展,是早期教会对耶稣生母马利亚的敬拜。当时教会当中很多人把马利亚推崇成为一位没有瑕疵,甚至是圣洁的人物。直到今天,某些群体当中还流行着“马利亚无原罪”这样的观点,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早期教会的这个时期。

此外,随着参加教会聚会的人越来越多,教会建筑物也大量涌现。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后,教会开始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去建造堂皇的教堂建筑,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过去,教会的聚会在家里举行,形式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饰或是复杂的安排;现在,聚会在富丽堂皇的教堂里进行,一些跟教会相关的艺术因此渐渐流行起来,如绘画、音乐等等。

最后还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随着教会人数不断增加,教会的运作越来越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承担,因此教会的全职服事人员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专业,身份越来越特殊,结果教牧人员跟一般信徒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这些圣职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受到普通民众的尊重,他们的工作被认为是非常神圣。在罗马帝国的优待和支持的环境当中,到了早期教会末期,圣职人员在帝国当中就成了一个特权阶级。

★         ★         ★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因素渐渐渗透到教会当中,而那些东西本质上并不符合基督信仰。这也带给今天的你我一个重要的提醒——不要让一些不符合圣经教导的世俗化的思想进到我们的信仰当中来。例如,某些基督徒会有一个想法——感到不安的时候,只要手里拿本圣经,或是拿个十字架,就觉得心里好像平安了。这种感受或许是真实的,不过这种想法却没有根据,并非圣经的教导。圣经这本书如果能带给人安慰,那安慰必须是来自圣经的内容,并非来自那印刷品;而十字架对我们的意义在于基督耶稣舍命死在十字架上,带给我们救恩,那个木头或者金属本身并不能带给人任何的安全。

听众朋友,我们爱慕神的话语,感恩基督的牺牲、救赎,但千万小心不要落入世俗的迷信之中。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是信仰经历当中,有没有留意到这一类世俗观念对于信仰的影响呢?希望听到您的分享,让我们彼此代祷,警醒守望。

喜欢0 反感0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

发表留言

Plain text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