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欧洲大陆政治、经济各个层面都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教会也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改变,历史上称为“宗教改革”。今天基督教(或称新教)的教会形态,就是由“宗教改革”以及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演变而来的。可以说,没有当年的宗教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教会。
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爆发,在整个过程当中,欧洲大陆上出现了许多改教人士,但所有改教风潮都源于马丁路德这个人的诉求。
一个出生于矿工家庭的普通人,是怎么成了宗教改革核心人物的呢?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中古后期,欧洲的商业渐渐发展起来,商业活动越来越多,老百姓因此有了更多机会可以改善生活。马丁路德的父亲抓住机会,勤奋地工作,慢慢攒了一些钱,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小矿场。路德的父亲也意识到,如果孩子们将来想要有比较好的发展,就必须接受正规教育。因此,他把马丁路德送到一个较大的城市去学习。待路德完成基本教育后,又咬紧牙关供他进入大学攻读法律博士的课程。
大学生路德开始思考一个对基督徒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罪人到底要做些什么,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不去。一天晚上,他在前往大学的路上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年轻的路德觉得自己已经命在旦夕。生死攸关之际,他做了一个祷告:神啊,如果你今天保守我不致丧命,我愿意放弃现在所受的大学法律教育,进修道院去当一名修士,从此专心跟随你。祷告之后,暴风雨果然停息了。路德平安回到大学城,马上开始行动履行自己在神面前所许的愿。他办了退学手续,同时申请加入当地的奥古斯丁修道院,成为一名修士。
在修道院里,马丁路德继续思考那个让他内心充满了挣扎的问题——人要怎样做,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他照着当时一般人的观念,尽量争取每一个机会去做他认为能够讨上帝喜欢的事,对自己严加要求,是众人眼里最刻苦的修道士。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都毫无怨言地去承担;别人认为是困难的事情,他就越是加倍的要去做,满心以为达到了这些更高的要求,上帝就会喜欢自己这个罪人。
可惜的是,修道院里的马丁路德发现,他越是要求自己有更好的行为,就越是得不着一心所期待的平安、满足和喜乐;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并不能换取上帝的喜悦。相反,就如圣经所说,每一次立志行善,他就越发看到自己生命当中的恶是多么的真实可怕。所以,不论他怎么要求自己,仍然觉得上帝在生他的气。
马丁路德开始从两个方面寻求帮助,一方面,他向属灵长辈修道院院长请教。他问院长: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上帝仍然对我这个人生气?这位属灵导师提醒他说:恐怕不是上帝在生你的气,而是你用自己的方法去讨上帝的喜悦,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向上帝生气;问题也不是上帝不接纳你,而是你没有接受上帝的方法,结果反而惹动上帝的怒气了。这位前辈建议路德多一些仰望十字架上的基督,以此更好地明白上帝的心意。
除了请教前辈,马丁路德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圣经找到出路,他开始修读神学课程,在学习中逐渐明白了福音的真正含义,了解到“信心”在神和人的关系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修道院的日子里,马丁路德曾有机会被派往罗马处理一些事情。当时年轻的路德对这份差事感到非常兴奋,期待着到了罗马可以亲历教廷的属灵气氛。但这次旅程让他非常失望,他在罗马没有看到期待当中的信仰生命,相反看到了教会的世俗化,看到徒有外表的宗教生活,而教廷给他的感受,只不过是信仰生活的破产。
回到德国之后,修会所在地的王侯要兴办一所大学,请修会为其提供神学课程方面的师资,结果马丁路德被选中了。他开始在威登堡大学负责讲授圣经和神学,同时担任当地教会的牧师。就在这学习和教导的过程中,马丁路德真正明白了圣经罗马书以及加拉太书所说的“因信称义”这个道理,他开始以“信靠基督”作为一个出发点,去解答心里的疑难。
早年的寻求、学习和思考开花结果了。马丁路德终于明白:要得到上帝的喜悦,方法不在于人自己的行为,而在于透过信心,接受上帝在基督十字架上的救赎——这是一条恩典之路。从此,马丁路德就以“因信称义”作为信仰无可取代的基础。到了1517年,马丁路德已经在方方面面准备好,要在上帝的带领之下,为教会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