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Sing Together

简体中文

听众朋友早上好!我是来自盲福会的星光,欢迎收听“环球传播”每周一推出的“同唱一首歌”。听众朋友,我们可能都在心里问过一个问题:这世界上到底谁对我最好?有谁永远都不会让我失望吗?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首歌《为何对我这么好》就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歌中说:走过熙攘人群,踏遍海角天崖,找不到一份爱像耶稣。爱到为我降生,爱到为我受死,主祢为何对我这么的好?

《为何对我这么好》是盛晓玫创作并演唱的诗歌。盛晓玫的歌声甜美轻柔,娓娓倾述着基督徒对天父上帝的赞美和信靠,以及上帝对祂的儿女的慈爱和应许。盛晓玫是美国“泥土音乐”事工的负责人,不久前我们在节目中介绍过她的诗歌《恩典的记号》。

圣经诗篇 86:5-7写道:“主啊,你本为良善,乐意饶恕人,有丰盛的慈爱赐给凡求告你的人。耶和华啊,求你留心听我的祷告,垂听我恳求的声音。我在患难之日要求告你,因为你必应允我。”这是诗歌作者大卫对上帝的赞美,因为他知道神有丰盛的慈爱。其实,大卫在写这些诗歌时,人生正经历狂风暴雨,许多时候都是在逃亡的路上,他被追杀、他遭遇背叛,但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不会让他失望,并给他盼望的就是上帝。

更多
on 01 Jul 2019 4:51 AM
简体中文

这是天父世界:我侧耳要听,

宇宙歌唱四围响应,星辰作乐同声。

这是天父世界:我心满有安宁;

树木花草苍天碧海,述说天父全能。

 

亲爱的听众朋友,早上好!我是来自盲福会的香畦,欢迎收听“环球传播”每周一为您推出的“同唱一首歌”节目。在今天的“圣乐欣赏”栏目中,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圣乐是《这是天父世界》(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圣经诗篇33篇第5节这样颂赞说:“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是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宇宙万物、日月星辰,侧耳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就会感受到遍地都充满了神的荣耀,《这是天父世界》这首圣乐正是这一颂赞的写照。

更多
on 24 Jun 2019 5:27 AM
简体中文

       听众朋友平安!欢迎您每星期这个时候打开音频,收听由“环球传播”制作的“同唱一首歌”。我是来自“盲福会”的香畦,今天要给您介绍一首英文歌,Alone Yet Not Alone——我虽一人,并不孤单。

       咦,一个人,怎么说不孤单呢?一般流行歌曲当中,只要是唱到“一个人”,总难免有深深的孤独感,充满了伤感和忧愁。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怎么样的一种情况下,可以说“我虽一人,并不孤单”?

      话说1967年的一天,热爱运动的17岁的美国姑娘琼妮到海湾游泳,她跳水时错估了水的深度,折断了颈椎,从此头部以下完全瘫痪,双手双脚没有感觉。她每天要完全依靠他人才能生活下去,她每天早上起床要花两个小时,晚上也要花两个小时才能睡下。琼妮无法接受现实,她对上帝说,“神啊!告诉我,怎么活下去!”

       听众朋友,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这首歌《我虽一人,并不孤单》是一部同名电影的主题曲,获得了2014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演唱者就是琼妮。

更多
on 17 Jun 2019 4:56 AM
简体中文

听众朋友早上好!我是来自“盲福会”的星光,欢迎您每周这个时候收听由“环球传播”制作的“同唱一首歌”。

马上就要到父亲节了,在节目开始前,让我们先祝每一个做爸爸的:父亲节快乐!

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当初人们设立父亲节,为的就是纪念一位如山一般坚毅、吃苦耐劳抚养儿女长大的父亲。

话说1909 年,住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杜德夫人在母亲节的时候想到:为什么人们只庆祝母亲节,却没有一个父亲节呢?杜德夫人13岁时母亲就因难产去世,留下了六个孩子。她的父亲威廉·斯马特父兼母职辛苦了几十年,终于将儿女们养大成人。可是,正当子女们盼望能让父亲安享晚年的时候,斯马特先生却因多年的劳累于1909年辞世。

杜德夫人很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自己的父亲,也借此向普天下所有的父亲表达感激,于是她提出了设立父亲节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得到了当地各教会的支持,接下来又相继获得市政府、州政府的认可。1910年6月19日,美国华盛顿州举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父亲节聚会。1966年,约翰逊总统选用杜德夫人父亲的生辰月份,宣布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美国的父亲节。如今,父亲节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诗歌>

更多
on 10 Jun 2019 3:14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早上好!欢迎您每周这个时候打开音频,收听由“环球传播”制作的“同唱一首歌”。我是来自“盲福会”的星光,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诗歌是《我以祷告来到你跟前》。

       这首由“我心旋律”所演绎的诗歌《我以祷告来到你跟前》,是吴华乐(Ng Wah Lok)牧师1981年写的,当时他只有21岁。这首歌原是英文歌,到了2001才正式推出专辑。翻译成中文后,又有了超过10种以上的国语版,在世界各华人教会中传唱。在吴华乐牧师所写的100多首歌曲作品中,《我以祷告来到你跟前》最受大家关注,因为这是他自己和年轻的弟兄姐妹们在当时的逆境中恳切祷告、呼求上帝的真实写照,也是很多基督徒弟兄姐妹都经历过的祷告的大能——

<诗歌>

更多
on 03 Jun 2019 5:16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平安!我是香畦,欢迎收听同唱一首歌。又到了圣乐欣赏的栏目,今天我们介绍的这首圣乐是《成为我异象》。这首圣诗深入人心灵的旋律和伟大的异象使命感激励过无数人,英国王室哈里王子的婚礼上也颂唱了这首歌,以激励这对新人对国家的使命感。

《成为我异象》这首歌的歌词写于公元八世纪,作者是一位爱尔兰的基督徒。1905年,编纂《爱尔兰语大辞典》的柏妮(Mary E. Byrne, 1880-1931)将这首古爱尔兰诗编译成散文,七年后,爱尔兰教科书协会的创办人、伦敦爱尔兰文学协会的会长贺依理(Eleanor Henrietta Hull,1860-1935)又将散文改写成诗。诗歌的曲调来自古爱尔兰民歌,曾经有许多人改编过曲调的和声,现在常用的是伊文思(David Evans,1874-1948)和庄逊(Norman E. Johnson,1928-1983)的和声。

这首诗歌的名字《成为我异象》非常特别,意义深远。因为异象在基督徒的生命中非常重要。异象的英文是Vision,有视力、眼光之意,是指特别的看见、启示和引导,也就是说人生要有远见,要有异象。圣经箴言29∶18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意思是说,若没有由神而来的启示及带领,我们就会失去方向,踏上灭亡之路。

更多
on 27 May 2019 5:12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我是来自“盲福会”的星光,欢迎您每星期一收听“环球传播”为您制作的“同唱一首歌”。在今天节目中,我们为大家介绍的诗歌是《恩典的记号》。人生的脚步总是会留下足迹、留下记号,那么什么是恩典的记号呢?

在圣经创世记9章13节中,神说:“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神的记号,显出神的大能。罗马书1章19、20节写道:“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正如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月交辉、昼夜交替,“神叫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空气、阳光和雨露,神无条件的赐予了我们,这些恩典的记号,都让我们感受到万有之中是神在掌管宇宙。

更多
on 20 May 2019 5:18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我是来自“盲福会”的香畦,今天“同唱一首歌”栏目我们要介绍诗歌是《神要开道路》(God will make a way)。这首赞美诗歌是美国福音歌曲创作者Don Moen创作的,他中文名字非常特别,叫唐蒙恩。唐蒙恩多才多艺,既是演唱者,也是基督教敬拜音乐的制作人。他曾任创意总监兼总裁,执行制片人,以及电台主持人。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曾获美国福音音乐协会圣鸽圣奖(Gospel Music Association Dove Awards),这是美国福音音乐协会(Gospel Music Association)颁发的奖项,目的在于奖励及表扬对福音音乐界有岀色表现或成就的创作者,是福音音乐界的最高荣誉奖项之一。

唐蒙恩的音乐创作很多都是来自生活中神给他的启示,他带领的敬拜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引领许多人经历了敬拜的力量,进入神的同在;他创作、演唱的诗歌鼓舞了无数人。

       听众朋友,当我们聆听唐蒙恩的诗歌,从中得到鼓舞和力量时,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其实有很多诗歌都是诞生在他生命的最低潮,或是人生的艰难时刻。今天我们介绍的这首诗歌《神要开道路》,也是在他生命中的一个艰难时刻完成的。

更多
on 13 May 2019 4:20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我是来自盲福会的星光,欢迎大家收听由“环球传播”制作的节目。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首歌曲是由“赞美之泉”演唱的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是《祷告》。

       听众朋友,当我们成为基督徒,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习每天向神祷告。那么,什么是祷告呢?有一位叫约拿的弟兄这样解释说:“祷告就是和上帝说话,向上帝陈明心意;将我们所愿所需的呈献给上帝。”他也进一步阐释了祷告的意义,他说,祷告能使我们认识上帝,接受上帝的恩典和造就,并与上帝连接和沟通,用上帝的眼光认识自己,让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们身上…… 

       正如《祷告》这首歌中唱道的:祷告,因为我渺小;祷告,因为我知道我需要明暸,你心意对我重要;祷告,已假装不了;祷告,因为你的爱我需要

<诗歌>

       《祷告》这首诗歌的演唱者来自“赞美之泉”,词曲作者是郑楷,他在写这首诗歌时只有19岁。两年前,郑楷在网络留言,他说:

更多
on 06 May 2019 3:29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平安!在今天“圣乐欣赏”的栏目中,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被称为“英国圣诗之父”的以撒华兹。

以撒华兹是英国17世纪一位多产的圣诗作者,一生创作了大约750首圣诗。他的许多圣诗被翻译为多国语言,至今仍广为传唱,如《普世欢腾》、《奇妙十架》、《千古保障》等经典诗歌。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是他创作的《奇妙十架》。

《奇妙十架》这首诗歌,据说来源于一个寡妇的动人故事。那个寡妇含辛茹苦,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大儿子成年后就到非洲传道,没多久就被土人杀害了。寡妇得到消息后,不但没有半句怨言,反倒跪在神的面前唱诗赞美,认为这个儿子配为主殉道。随后,她的二儿子继承哥哥心志也前往非洲,不久又遭杀害。最后三儿子接踵前往,遭遇和两个哥哥相同。这寡妇的亲友就问她:“你三个儿子都为传福音死了,你就不懊悔吗?”那寡妇回答:“我很懊悔,因为我没有第四个儿子可继续献给主”。后来她祷告说:“如果整个宇宙都归我,我也会把它全部献给主,不会觉得可惜”。以撒华兹听闻此事,心里深受感动,于是写成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歌。

在《奇妙十架》这首歌中,救主舍身流血的图景,与信徒对恩主的挚爱相互交织。英国威尔斯大复兴时期,几乎每处聚会中都能听到这首歌,唱的人和听的人都潸然泪下,如同目睹被挂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诗歌>

更多
on 29 Apr 2019 5:4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