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兄姐妹,大家平安,我是苏老师。今天我们进入新的一个课程,就是“门徒的事奉观”。
信主后,有人一生只作一个“平平”的“平信徒”,有人则以“圣品人员”自居;有人每一个主日以看大戏的心态来做礼拜,有人则在台上落力地演出;有人将事奉看为是信徒的责任,有人则害怕承担任何事奉的责任;有人事奉得非常高兴,喜喜乐乐的,有人则在彼此配搭的事奉中怨声连连…… 这些现象都与事奉观有关。
你认为“圣品人员”与“平信徒”的观念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要处理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圣品人员”与“平信徒”的观念。这个观念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圣经真有这样的教导——把有服事的人看成是“圣品人员”,把不服事的人称作“平信徒”?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看“圣品人员”与“平信徒”的观念从何而来。
第一,在教会的教导中往往非常轻率地将旧约的利未人与祭司的制度或观念,引用到新约的教会中。利未人和祭司就是一批蒙神拣选,在圣殿中供职,并教导百姓的人。他们的需要完全由其他支派来供应。今天的利未人是谁呢?就是教牧人员;百姓或其他的支派呢?就是一般的信徒。这样的观念与教导,慢慢地就形成了两种不同层次的人,这就是“圣品人员”与“平信徒”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