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教会春秋】(33):分裂闹剧

  • 首页
  • /
  • 【教会春秋】(33):分裂闹剧
肖容
01 Dec 2017

中古晚期,罗马教廷出现了非常混乱的局面,其中一场混乱影响深远,史称“大分裂”事件。

当时,罗马教廷虽然仍在教会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但长年的腐败已经导致其实质力量持续下降。为筹得维持教廷运作所需的庞大经费,教廷不得不依赖某些有实力的王侯。到了十四世纪时,罗马教廷跟法国王室来往变得相当密切,对法国王室依赖日深的同时,教宗对法国国王的一些要求也往往不得不让步。为了方便联络,法国国王建议教廷由罗马迁至法国,教宗同意了。公元1305年,整个教廷搬到了法国南部城市亚威农。

七十多年后,接任的教宗发现,教廷留在法国并不理想,行事决策都常受到法国国王的牵制。公元1377年,教宗决定将教廷搬回罗马,但大多数红衣主教团成员并不赞成这一决定,他们秘密召开会议,另选了一个法国人出任教宗,由这新当选的教宗把教廷重新搬回亚威农。就这样,欧洲教会同时有了两位在法理上都合法的教宗,而且这两位教宗还是经由同一个红衣主教团选出的!

问题变得复杂了。两位教宗为了维持各自教廷的运作,都各出奇招争取王侯们的支持,而王侯们也利用这个机会,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来选择他们所要支持的对象,教会运作更加腐败。

这个局面对教会的形象、威信,甚至对当时的信徒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面的影响。双方红衣主教团知道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于是提出了很多不同方案,希望可以说服两位教宗中的一位主动退位。遗憾的是,两位教宗都认定自己是经过合法程序选定的,拒绝让步。眼见事态越来越严重,双方的红衣主教团另外召集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撤销两位现任教宗,重选一个新教宗,以此解决问题。但罗马教宗和亚威农教宗依然拒绝下台,很多小王侯也趁乱谋取政治利益,最后演变为三个合法教宗并立的局面。

情况越发复杂了,怎么办?正好这时候大学在欧洲兴起了,于是人们求助于大学的神学家和法律学家,希望通过他们的专长为眼前困境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学者很快察觉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宗享有“至高的权威”。为解决问题,就必须对教宗的权威做出制衡。最后学者们达成共识,提出“大公会议主义”这样一个方案。

所谓“大公会议主义”,就是认定大公会议做出的决议案拥有最高权威,包括教宗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换言之,大公会议的权威比教宗的更大。因为教宗作为教会代表的身份是出于带领教会的需要才有的,而大公会议的代表性来自所有地区的所有的教会,从代表性的范围而言,显然,大公会议的代表性比教宗的代表性更广也更为完整。因此,针对特定课题,如果教宗跟大公会议的立场不同,那么教宗就应当服从大公会议的决定。

接下来,欧洲各地教会的领袖就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支持下,在康士坦斯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康士坦斯会议”,盼望达成两大目标——第一,彻底有效地解决大分裂的混乱局面;第二,解决了分裂的问题之后,继续在教会内部推动改革。会议要求三位现任教宗同时退位,由大会选出另外一位教宗。为确保会议方案顺利执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惜派军队强硬执行会议决定。最后,康士坦斯会议选出的新教宗顺利回到了罗马。

纷纷扰扰的大分裂终于画上了句号,康士坦斯会议随后也订立了改革教会的方案,但就在这时,新当选的教宗已经觉察到,决不能容忍这“大公会议主义”的思想继续流传下去,否则任何人只要对教廷的决策不满,都可以试图召开大公会议,否决教宗和教廷的决定。这样,教宗还怎么能够有效地推行他的政策呢?当然,从人性的角度看,教宗也不愿意眼看着大权旁落,因此这位新当选的教宗就提出,教会改革需要一个有实权的教廷来执行,而大公会议将会阻碍改革的推行。这个时候,既然大分裂这个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之后召开的大公会议也就不再有急迫的目标。不知不觉之间,教宗的意见占了上风。到了十五世纪,罗马教宗正式颁布谕令,禁止任何人随便向大公会议申诉,大公会议主义的声势从此走下坡路,教宗权柄至上的氛围重新建立起来,在教会内部推行改革的希望再度破灭。

大公会议解决了当时罗马教会大分裂的危机,但也刺激教廷进一步掌控既有权柄,改革因此成了空谈,教会当中存在已久的腐败现象继续盛行。而这,也让那些想要改革的人们渐渐意识到,内部改革是行不通的,要达到改革的目标,恐怕只能在现有架构之外进行了。马丁路德,就是在这样的氛围、背景之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思考:

看中古晚期这一段历史,常常有人会摇头叹息:教会也不过如此?是的,人性就是如此!当绝对权力落在有限的罪人手中,腐败就

是必然的结果。今天的教会,慎之,戒之!

喜欢0 反感0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

发表留言

Plain text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