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教会春秋】(29):十字军东征

  • 首页
  • /
  • 【教会春秋】(29):十字军东征
肖容
03 Nov 2017

欢迎听众朋友跟我们一起读书、学历史,透过李振群老师《透视教会春秋》这本书,了解、学习教会历史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信仰。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要看的是中古时期欧洲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同时又争议不断;有人说那是狂热残忍的行为,也有人坚持那是一个勇敢的行动。那就是十字军东征——在罗马教宗鼓动之下,欧洲王侯联合出兵,以十字架作为军队旗号,以耶路撒冷为目的地,试图打通欧洲和耶路撒冷之间的陆上通道。而之所以发起十字军东征,既有政治上的因素,也有信仰上的因素。

政治方面,当时拜占庭帝国持续衰弱,在与土耳其的冲突中屡屡处于下风,让欧洲大陆也感受到了土耳其回教势力的压力。

信仰方面,中古时期欧洲宗教气氛浓厚,一般信徒心怀“为上帝争战”的热忱,并将“争战”理解为实实在在上战场打仗。与此同时,当时欧洲教会的基督徒多向往到巴勒斯坦朝圣,盼望能到耶路撒冷、伯利恒、拿撒勒这些地方,亲眼看看耶稣基督走过的地方。但这时,前往东方朝圣的道路都被土耳其占据了,冒险前往的基督徒被抓到后往往遭受惨无人道的对待,境况凄惨。打通朝圣通道,是当时很多欧洲基督徒的愿望。就这样,东征的号召一经发出,就得到了热烈反应。

当时还有一个个人因素——在中古时期的农业社会当中,逐渐有一些人不想终生务农,其中一些人曾经被王侯征召从军,当国家太平不需要这么多的军队士兵时,他们已经不愿意再回头去种地;还有一些人本来就是种田的,但他们想找一个出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乐于从军,去打败那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敌人;另外,当时王侯手下都养着大批武士,这些人也盼望找机会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社会因素、宗教因素和个人因素汇集成一股力量,罗马教宗觉察到了这一切,看到时机成熟了,便鼓励欧洲王侯汇集力量,在共同的十字旗号之下,向东方进发,打通朝圣的道路。

1095年,第一次东征开始了。这第一轮的十字军东征成功地在东方建立起一个拉丁生活方式的小王国,其后的十字军甚至成功收复了耶路撒冷。不过,长途跋涉之后要重建一个王国,实在不易。长途行军路上所经过的地方,就算是一次性打败了敌人,也不一定守得住。许多城镇得而复失,就连耶路撒冷也没有办法长期据守。争战的热诚随着时间渐渐消退,十字军东征变成了一场徒劳无功的战争。

从军事角度来说,十字军东征是失败的。除了个别征战得胜之外,东征的目的一个都没有达到。第一,回教势力没有因为十字军东征而受遏制;第二,朝圣的道路没有打通;第三,本来说要去解救那些在东方受逼迫的弟兄姐妹,但十字军到了巴勒斯坦之后,却以高压手段统治当地人民……

虽然如此,十字军东征的确有一些正面的贡献,最主要是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包括商业往来以及文化交流。

从信仰层面看,虽然参加十字军的人鱼龙混杂,但当中还是有不少人是抱着为上帝而战、为信仰而战的热忱去参加东征的。这种“为上帝争战”的宗教情绪,到了中古晚期直接地影响了修道生活的形态,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一些讲究军事训练模式的修会,参加这些修会的修道士立誓以任何方式去维护上帝的国度。他们的做法今天看或许极端,但那种彻底委身于神的态度,仍然值得我们思想、效法。

十字军东征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课题,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评价。今天我们学习这一段历史,重点不在于给自己找立场,或是为某一个立场找理由。今天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十字军东征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它原本的目的主要。

很多历史学者指出,长期以来,相信基督教和相信回教的族群之间之所以持续出现矛盾对立,甚至仇恨,十字军东征恐怕是重要的历史因素之一。十字军东征的种种是非,我们不去论断,但这件事情的影响,不论是在社会和民生的层面,还是在教会信仰层面,都值得我们反省借鉴。

喜欢0 反感0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

发表留言

Plain text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