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马太福音:耶稣生平】(49):一样的种子,不同土壤收成大相径庭

  • 首页
  • /
  • 【马太福音:耶稣生平】(49):一样的种子,不同土壤收成大相径庭
讲 : 施玮传道 | 编 : 恩典/肖容
04 Jan 2022

亲爱的弟兄姐妹,亲爱的慕道朋友,大家好,我是施玮。

今天,我们将开始分享马太福音的十三章。我们会讲到有关天国的七大奥秘。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人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传天国的福音,也就是传天国近了。祂最终完成的,是为人类、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成为神的羔羊。藉着祂的死,幔子裂开,天国就真正地临到人间。祂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这工的。

耶稣是如何讲述天国的呢?从马太福音十三章,我们看到天国近了的第一个比喻——撒种的比喻。耶稣自己也为这个比喻做了解释。

【马太福音】131-9

1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2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3 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4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5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6 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9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我们先看1-3节: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2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3 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这3节先讲了当时的情形——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

“那一天”是什么日子?就是法利赛人攻击耶稣,说祂是藉着鬼王赶鬼的时候。

“从房子里出来”,这个“房子”代表着一个宗教的框架,也可以说是以色列人的宗教框架。在这个框架里面,法利赛人和文士定耶稣是靠鬼王赶鬼、心中有嫉妒等等。因着他们的拒绝,耶稣走出这栋房子。

耶稣的教导是:走出房子,走出宗教、走出人所造的知识的固定框架。

然后,祂坐在海边向多人讲说。这个“多人”是指众人里面,有着各自不同心态、不同心田的人。不同的人对神的话有不同的领受。我们来看是怎样的领受。

祂用比喻对他们讲了许多道理以后,才开始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4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5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6 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9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3-9节)

为什么耶稣要用比喻对众人说?

今天的神学或比较多的讲道都是相对理性、逻辑性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在西方神学院读神学,包括讲道学。西方的讲道比较讲究神学、讲究逻辑、讲究命题式的框架。它的好处是,整个信仰神学的基要比较明晰,不容易产生异端。

为什么会产生今天的西方神学?也是因为一路走来,不停地有护教,不停地有对异端的辨别,渐渐就形成了逻辑缜密的神学。

我们在罗马书里面也看见这样的情况。保罗是要向外邦人传道,而当时的外邦人深受希腊文明,包括西方神学的逻辑影响,所以保罗书信逻辑非常缜密,因为当时有这样的需要。

在耶稣时代,祂主要还是对犹太人讲。犹太人属于东方文化,和我们中国非常相似,很多道理都是用故事来讲。用故事讲的好处是它非常生动,并且给你很多的想象带入思考空间。当然也有它的坏处,就是你可能不懂、不明白,或者有可能你的思考不是那么规范;大家有不同的地方,同样一个比喻,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或领受。这种情况下,耶稣基督会自己来解释祂这比喻性的教导。

对于犹太人和中国人(就是东方人),对比喻的领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心。心很重要。虽然这个比喻不是命题式的、逻辑不是很清楚,但是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会教导我们明白耶稣基督的比喻,就像耶稣基督教导祂的门徒明白祂的比喻一样。

整本旧约,还有新约中耶稣基督的教导,以及四福音书对耶稣基督这个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百分之百的神的描述,大都是故事性的讲述。这样来看的话,我们需要更加依赖圣灵的带领和教导。

我们先跳过10-17节,从18节来看耶稣是怎么解释这段撒种的比喻的。

【马太福音】1318-23

18 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19 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20 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22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这里有四种对神话语的领受的状态。

第一种状态,就是撒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耶稣解释“飞鸟”就是那些被恶者撒旦夺去的;“天国的道理……撒在路旁……”这个比喻真的非常好。中国文化、中国古籍里面也有说到人的灵。如果你的心没有被保守,它就会像大路、公路一样,往来纷杂,各种道理、学说都在你心中来来去去。

圣经讲到,神希望我们的心如佳偶,就是封闭的景,关锁的园,就是我们的心要成为上帝的私家花园,不能成为公园。

如果天国的道理是撒在路边的,我们的心就像道路一样,让各种学说、各种理念都往来纷杂地在我们里面走来走去,这个天国的道理就像是在路边的瘠土而不是好土,这样种子有可能就被飞鸟(就是恶者)吃掉了。

所以,一方面我们学到各样的知识,进行思辨,深入地思考好像是很好的,但一方面这样的人也容易被撒旦动摇了他的信心和心智。

如何来平衡这两者?我们还是要思考,但不是横向、广泛地思考——对神的话语进行评判,以及将神的话语与各种学说平等地来思考。相反,我们应该是纵深的思考——将神的话语,藉着圣灵的带领一直往里面走。

第二种状态,20-21节: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21 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这是回应前面形容撒在土浅石头上的。这个石头上还是有一层土,就像岩石山上有一层表土,所以如果麦子撒在上面,它还是会发芽,而且发芽很快,但因为土很浅,没什么根,而且根部也吸收不到什么水,只有表层土层的一点点水,所以根不深就容易枯干,日头一晒,就枯干了。

耶稣在这里形容“日头”就是讲患难、逼迫——患难、逼迫一来,他就会跌倒。

刚刚信主的时候,如果没有在心里面被神翻耕,那我们可能一下子很兴奋,一个祷告被神应允了,就很兴奋,觉得有神;但是一受患难,或一个祷告没被应允,就觉得没有神,就跌倒了。

第三种状态,22节: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有许多生活琐事要思虑的,比如钱财的迷惑、世上的思虑如家庭、孩子、配偶等等。如果你要思虑,可能早晨一睁开眼睛就无穷多的思虑,晚上闭上眼睛,那些思虑也会充满你的梦境。

这种思虑就会使你无暇来扎根,往深处思考神的话语。

如何抵抗荆棘的思虑?就是要昼夜思想神的话,让心浸润在神的话里面。这样,光所到之处,黑暗就必逃跑;私欲、思念,也就不能挤住你的心。

荆棘就是我们的心已经完全被地上的事缠裹住了,神的道就不能结实。就像很多人到教会听道,觉得特别好,但随后却难以走上这条道路,原因就是被钱财和世界的思虑把道挤住了。

最后一种,第四种状态,23节: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人才是好土。所以,天国的门是窄的,这条道路是窄的。

什么是好土?就是人听道明白了——第一是要听道,第二是明白,第三是结实,结出来的果实有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至少都是三十倍。

这样的人因为是好土,也就是说有渴望的心,并且是干净的,上面的杂质、荆棘、石头都被挪去了,这样就可以承受神的国,这就是我们所盼望的。

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阿爸天父,谢谢你。你告诉我们要成为好土,求你此刻来挪去我们心田里的石头,拔除我们心田里的荆棘,让我们举目望天,能够脱离世界上情欲的羁绊、脱离金钱以及对生存的忧虑,让我们能够单单看你,因为在你里面有一切,也只有在你里面才能够得着生命真正的意义。

亲爱的恩主,求你来让我们变成好土,来承受天国的种子,并且结实——结实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主啊,虽然我们不能,但你能!愿我们将生命交在你手中。主,谢谢你。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思考讨论题(欢迎留言分享):

  1. 主耶稣讲的各种比喻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为什么那个故事特别打动你?

  2. 你认为自己的生命属于哪一类型的土壤?为什么?

  3. 你目前的生活中有什么思虑阻碍了你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吗?接下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自己面对这思虑?

喜欢1 反感0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

发表留言

Plain text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