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将职场归主为圣】17:职场挑战:活出圣洁、公义与慈爱

  • 首页
  • /
  • 【将职场归主为圣】17:职场挑战:活出圣洁、公义与慈爱
作者:罗海钧牧师|编辑制作:环球传播
12 May 2025

欢迎收看根据罗海钧牧师著作《Bloom Where You are Planted》制作的系列节目——将职场归主为圣。

上次节目中我们说到,在纷繁复杂、挑战层出不穷的职场环境中,基督徒在做决定时,应当参照上帝所彰显的三种神圣属性:圣洁、公义、慈爱。

但具体怎么做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1、一位旅店经理正考虑是否要解雇一名员工,该员工涉嫌挪用旅店房间内的一些卫生用品。假设这是他第一次犯错,而且你知道他这样做是因为经济拮据,迫于生活压力。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只是考虑“圣洁”和“公义”——也就是说,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以及雇主有权纠正错误的理念来判断,你可能会选择解雇这名员工。这种做法严格遵守规定,显得过于冷酷或律法主义。

但如果把“圣洁”、“公义”与“慈爱”三者结合考虑,就会出现另一种可能:身为管理者,我们是否应该心存怜悯,给予犯错者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当然,如果有其它证据显示该员工还有其它不当行为,那么决策就可能不同了。例如,如果他之前就已经有不诚实的记录,那么,出于怜悯保留他的职位,就可能违背了旅店在“圣洁”和“公义”原则下的最佳利益。

2、前新加坡新传媒(Mediacorp)总裁周永强,曾经分享他生命中做过的一个“最艰难的决定”。他说:

“2008年时,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当时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灾难。为此,有人建议为了公司的生存,我们必须削减10%的员工。想到许多同事都是中年人,有的甚至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不过,自从信主后,我已经学会了将一切重担和烦恼交托给上帝。所以,我不断祷告祈求上帝赐予智慧,让我能够妥善应对危机,而不必采取裁员的极端措施。

一天早晨灵修时,我突然得到一个主意:如果每个人都减少10%的工作量,那会怎样?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十天里只工作九天,休息日关闭办公大楼,节省水电和其他开支……

我马上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那天,会场里座无虚席,却出奇的安静。大家已经风稳裁员的消息,有的人已经准备好跟同事告别了。我说了我的方案,详细说明这将如何调整大家的工作安排。全场一片静默,仿佛连针落地都能听见声响。突然间,大家几乎是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非常感谢上帝指引我做出这个决定,帮助公司在危机中成功生存下来,无需裁员。而在经济复苏后,我们也迅速恢复了正常工作安排和原有的薪资水平。”

在这个例子中,圣洁的要求(即对股东负责)可能迫使管理者削减人力以求生存;但公义又要求寻找一种更公平的方式,保障员工的生计;而慈爱则促使周永强弟兄体恤员工,最终找到了一种既分担困难又兼顾牺牲的解决方案。

3、最后,设想一位老板必须决定是否解雇一位工作表现未达预期的员工,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圣洁”、“公义”与“慈爱”这三种原则来做决策——

首先,管理者应确保已经为这位员工提供了所有可能的培训,帮助他胜任工作。如果努力之后仍然无法达标,那么, 管理者必须确认自己对员工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没有提任何不切实际的目标。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员工依旧无法改进,那么,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管家最终的选择,可能就是解雇这位员工,但要确保给予他适当的补偿。

一般而言,以“圣洁—公义—慈爱”的原则作为决策依据,能够大致满足各方面要求;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方法虽能达到“适当”的平衡,却未必是完美方案。我们只能在做决定时力求无愧于心,正如使徒行传 24:16中保罗所说:“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

处理双重道德标准

现今很多人觉得,在个人生活中,撒谎、欺骗或者违背承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但在职场中,这些行为却似乎能被“放行”,因为商业世界遵循着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规则。

人们可能会辩称,说不同文化或行业确实存在不同的道德规范。例如,有的公司为了达成交易,会接受贿赂或给予特殊优待,并宣称“这就是这里做生意的方式”。正因如此,一些基督徒开始采用所谓的“双重道德标准”。

例如美国石油业巨头约翰·D·洛克菲勒。在个人宗教伦理方面,他深受虔诚的母亲的影响;同时,他父亲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要求在商场上不惜一切代价获利。截然相反的张力之下,约翰洛克菲勒将自己的生活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在商业领域中,洛克菲勒表现得冷酷无情,他在一些工程项目上行贿、提供回扣,动用暴力镇压劳工骚乱,甚至贿赂竞争对手的员工以获取内部情报;而在个人生活中,他却慷慨解囊,捐赠巨资用于支持各种慈善事业。有人评价说,他是一个“认真尽责的基督徒”,但同时又在拼命想要毁了对手的生计。

要解决这种信仰与现实的矛盾,我们首先必须在内心确定:一切工作都应被视为从神而来的呼召。这意味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我们的目标都是在世界上作盐作光,在各个领域中彰显基督。

最终,我们必须问自己:“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可 8:36-37)

为了信仰和行为保持一致,我们或许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但主的门徒必须坚持做正确的事,即使要承担风险。

这里,让我们一起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将“圣洁、公义、慈爱”三大信仰原则具体应用于你的职场决策中?

2、你在职场中遇到过“双重道德标准”的现象吗?这种现象对个人和团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在经济压力面前,保持信仰与正直需要付出哪些代价?你是否愿意为此承担风险?

喜欢0 反感0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

发表留言

Plain text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