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耶利米书 29章
在耶利米书29章,先知提醒人们, 神的心意是要让祂的百姓借着自己的工作,不仅祝福以色列本族,也要使他们周围的社区蒙福,服务社会大众。
这个主题在前面章节中已有体现。例如,在耶7:6,22:3, 神曾吩咐百姓不要欺压住在犹大境内的外族人。这也是耶利米反复提醒犹大人要遵守的圣约内容之一。创世记18:18就说:“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然而,在流亡中,假先知却向被掳的犹太人说, 神只爱以色列。他们宣称,巴比伦会陷落,耶路撒冷必得救,百姓很快会回到故土。为反驳这些虚假的预言,耶利米提醒百姓:你们要在巴比伦寄居七十年!
是的,巴比伦将会是这一代犹大人唯一的家园。 神呼召百姓在那片土地上勤奋耕耘:“盖造房屋……栽种田园,吃其中所产的。”虽然那片土地是他们受惩罚并悔改之处,但 神的心意是要犹太人在那里兴旺繁盛,作 神的子民。此外,犹太人的兴盛也和巴比伦的繁荣紧密相关,耶29:7说:“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因为那城得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
耶利米两千六百年前提出的这个有关公民责任的呼吁,今天仍然有效。我们蒙召工作,不单单是为追求有限的个人利益,更要顾念整个社区的繁荣。就像耶利米时代的犹太人一样,我们并不完美,甚至可能因为自身的腐败和信心不足而受苦。然而, 神依然呼召并装备我们,要我们成为所在之地的祝福。
神的同在遍及全地
神呼召祂的百姓使用自身技能来服侍社区。耶29:7说:“我所使你们被掳到的那城,你们要为那城求平安。”也许有人会说,这段话并不能证明 神关心巴比伦人。祂这么说只是因为,以色列人作为被掳之民,唯有在掳掠者繁荣时,他们才可能繁荣。然而我们已经看到,关爱全人类,是圣约中的核心要素,这一点也体现在耶利米的早期教导当中。
在耶利米书29章,从事各种工作的人都明确蒙召,为要整个社会的益处而努力。 神的预备极其丰富,以至于即便祂百姓的家园被毁、家人被掳、土地被没收、权利被践踏、和平生活被摧毁,他们仍有足够的资源再度兴起,并成为他人的祝福。然而,这一切只有在他们真正信靠 神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耶29:7敦促百姓要为所寄居的城祷告。
参照耶利米书29章的内容,我们就很难把新约中哥林多前书12–14章,以及其它论及属灵恩赐的经文,理解为仅仅适用于教会或基督徒。事实上, 神呼召并装备祂的百姓,是要他们服事整个世界。
当然,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 神的同在从不局限于耶路撒冷或犹大。即便在敌国首都,也有 神的同在。正因如此,无论我们在哪里,都可以成为他人的祝福。哪怕在巴比伦,神也呼召百姓在祂的同在中工作。
如今,我们习惯于在教会中、在其他信徒中间寻找 神的同在。而在工作场所,身边同事既有信徒也有非信徒,我们也许并不期待在这样的环境里经历 神的同在。但不论如何, 神仍然在那里,而且总是愿意显明祂自己。
祝福万民
耶利米书29章拓展了我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让我们看到更宽广的图景。为巴比伦祷告吧!因为 神要让以色列成为全人类的祝福,如创世记 12:3所说: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耶利米书1~25章中, 神因犹大的不忠而收回了赐给他们的平安和繁荣;然而到了29章, 神却愿意将平安和繁荣赐给并不信 神的巴比伦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色列的终极使命,就是成为万国的祝福。
基督徒蒙召参与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这是我们见证的一部分。任何专为基督徒的好处而设计的贸易组织、供销关系、招聘优惠、税务和监管特权,都不能真正祝福所在的城市。
十九世纪中期,爱尔兰大饥荒期间,许多圣公会教堂只给那些愿意从罗马天主教改信新教的人发放食物。这种做法造成的憎恶情绪持续至今——这还只是基督教内部的派别歧视。想象一下,若有基督徒歧视非基督徒,又会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
基督徒凭着对 神的忠心所做的工作,本意就是为了所有人的益处——首先祝福那些还不是 神儿女的人,再通过他们,扩展到 神百姓身上。这或许就是耶利米书中最为深刻的经济原则:为他人的好处而工作,才是唯一可靠、最终为自己带来好处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