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根据罗海钧牧师著作《Bloom Where You are Planted》制作的系列节目——将职场归主为圣。
在这个被罪污染的世界上,生命注定是一场持续的争战。在这几次节目中,我们着重探讨几种常发生在职场的属灵战役,上一次节目中,我们深入剖析了与骄傲的争战,接下来要说的是——
与贪婪的争战
关于贪婪,有这样一个生动的定义:再多一点点!
是的,贪婪就是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想再多要一点。这也让人联想到到1987年的一部老影片《华尔街》。影片中,金融大鳄葛登·盖柯毫无底线地掠夺企业、聚敛财富,堪称贪婪的典型代表。他有一段经典台词,这样说到——
“坦白说,我认为贪婪是好的。贪婪能澄清问题、直击要害、抓住进步的本质。无论是对生命、金钱、爱情还是知识的贪婪,都推动了人类不断向前。”
听到这些话,我们几乎能想象到许多职场人在欢呼鼓掌,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贪婪好像确实能带来成功。然而,贪婪的表现远不止一种形式。除了人们熟悉的财富积累,那些入不敷出、做出冲动决定、只顾眼前利益而拿未来冒险的人,也同样深陷贪婪之中。
事实上,当一个人对所拥有的事物感到不满足时,贪婪的种子便已悄然种下。在职场上、商场中、股票市场里,贪婪无处不在。正如电影《华尔街》续集的宣传语所言:“金钱永不眠。”
在一次访谈中,杨忠礼机构执行董事、亿万富翁丹斯里杨肃斌坦言,自己也一直与贪婪搏斗,他说:
“我必须不断努力控制自己的贪婪。诚实地审视内心,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贪婪那么深刻地驱动着我们的行动,尤其是在对财富的追求上。我们扭曲的欲望深深扎根于内心,总想获得远超需求的东西。《圣经》把这种追求称为’事奉玛门’,也就是被财富控制的人生。”
如何胜过贪婪?
1.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人都可能心怀贪念。
想想看,谁不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舒适、权力或地位呢?为什么《百万大赢家》这个电视节目能享誉全球?不就是因为转眼间成为百万富翁的诱惑让人难以抗拒啊!
在新加坡,买彩票的队伍每天都排得很长。人们购买多多(Toto)或新加坡大彩(Singapore Sweep)之类的彩票,梦想快速致富。圣雄甘地曾说:“地球提供的资源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却不够满足每个人的贪欲。”
因此,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倾向是克服贪婪的第一步。这种觉察能帮助我们设定明确的界限,不再一味追求更多。
2. 学习知足。
让我们自问:你愿意满足于神所赐给你的一切,放弃对其他人、事、物的执念吗?要值得,爱金钱和爱上帝是无法同时兼顾的。
路16:13~15,耶稣告诫贪财的法利赛人:“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
在提前6:6、9~10,保罗也提醒我们:“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3. 学习做上帝的好管家。
管家,就是为主人管理财产的人。我们在世上拥有的一切,其实都是上帝所赐,我们只是在为祂管理而已。诗24:1说:“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
我们应当记住,自己只是管理者;一切所得,都当归荣耀于主。丹斯里杨肃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说:
“我年轻时就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必须改变,必须努力控制贪婪。我渐渐明白,只有诚实地将一切好处归于上帝,并顺服祂的旨意,才能摆脱贪婪的束缚。这就是我常常当众感谢上帝而不要别人过度关注我的原因。”
对每一个职场基督徒而言,胜过贪婪都是一生的功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全心信靠上帝。当我们凡事信靠上帝时,贪婪自然就会失去存在的空间。
4. 学会慷慨施舍。
慷慨,是对付贪婪的良药。在提前6:18,保罗叮嘱:“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
尔文·路茲牧师指出:“施舍,不是你金库满溢时才打开的溢流阀,而是一个每天都要进行的、信靠上帝的操练。” 确实,施舍应当是一个日常的操练,因为当我们慷慨给予时,财富就不会变成偶像。正如傅士德所说:“我们必须学习拥有财富,但不能被财富所拥有。”
此外,与慷慨相伴的还有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上,没有任何人是完全凭自己能力致富的。因为我们赖以成功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安全保障等资源,都是大众共同的贡献。
所以说,拥有财富的人有责任回馈社会;而且财富越多,责任也越大。
5. 重视人胜过财物。
利润不应当是职场基督徒进行商业决策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妥善使用资源去照顾人的需要,而不是相反——利用人去追求物质。
旧约圣经也表达了这种价值观。申23:19~20,上帝禁止有钱人向穷人收取利息;申15:1~11,规定每七年取消债务……所有这些,都是提醒我们在追求利润和自身权利时,也要为身边有需要的人考虑。虽然这些规定在现实中未必能够全面实施,但背后的原则却是恒久不变的:身为神都子民,我们要更看重人,而非财物。
这里,让我们一起思考以下问题:
1、你如何看待“贪婪推动社会进步”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有什么潜在风险?
2、现实生活中,你曾在哪些方面察觉到自己或身边的人容易陷入贪婪?
3、如何分辨合理的追求卓越与被贪婪驱使之间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