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罗马书 6
虽然 神的恩典已进入世界,带来合好与公义,但仍有邪恶的属灵力量在作工,抵挡 神赐生命的大能。保罗常用具象化的方式描述这些邪恶的属灵势力,称其为罪、肉体、死亡或世界。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行动作出选择:到底要藉着基督与神同行,还是要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在罗马书6:4,保罗说选择与 神同行是“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就好比基督从死里复活之后所拥有的新生命,“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在这样一个生命中,我们可以活出和好与公义,像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一样。
罗马 6:12-13指出,为了活出新生的样式,我们要放下动辄论断的心态,践行 神的公义,不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作为 神公义的器皿,基督徒应当通过自己的行事为人,靠着 神恩典的大能,在基督里造就他人和社群。这远比单纯地避免恶行更为积极!因为我们的呼召是要成为公义与促进和解的器皿,努力铲除罪对这个世界的影响。
例如,员工可能习惯于批评管理阶层的恶行或不公,管理层对员工也可能持同样态度。这可能成为员工欺骗公司、工作时间偷懒耍滑的借口,而管理层也可能因此心安理得地歧视自己不喜欢的员工,甚至规避职场安全及公平条款,对员工隐瞒相关信息。
我们需要明白,仅仅遵守规定、不骗人,还算不得是活出新生的样式。要活出新生的样式,我们得先停止论断他人。只有学会了尊重他人,我们才能找到具体的方法,去恢复良好关系,重建公正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正如保罗指出的,因为罪不断试图“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所以,无论我们的动机多好,都可能很快就重回老路。唯有 神借着基督的死赐下的恩典,才有力量将我们从批评论断的恶习中救拔出来。
因此,神的恩典不是任由我们“自由”地重蹈覆辙。相反,他的慈绳爱索要将我们拉进基督里的新生命。在我们想要偏行己路时,这条绳索会牵住我们;保罗也承认,刚开始的时候,行走在新生命中会让人觉得好像成了奴隶。我们得选择自己要接受哪一种奴役:是受新生命束缚,还是被罪捆绑?罗马书6:16说:“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致成义。”罗马书 6:22则宣告:“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 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也就是说,行走在新生命中,不会比做罪的奴仆更叫人感觉自由。行出新生样式的好处,在于它带来的是公义、生命,而非羞耻与死亡。
在职场中行出新生的样式(罗马书 6)
在工作中作神恩典的“奴仆”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当我们在工作中做决策时,考虑的不是事情对我们自身有什么影响,而是对主、对 神有什么影响。我们是作为 神的管家或代表,按照他的旨意来做决定。事实上“管家”这一观念无论是在基督信仰中还是在世俗工作场合都很常见。在基督徒的信仰里,基督耶稣自己就是一位模范管家,他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来成就神的旨意。同样,职场上许多人的责任是服务他人,而不只是为自己着想。包括律师、企业管理者、代理人、受托人、董事会成员、法官等等,都是如此。
虽然职场中很少有管理者、代理人会像耶稣那么委身,愿意如此献上自己的一切来完成使命,但“代理”是工作中每一天都会发生的事情。基督徒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最终是对 神负责,而非对政府、股东或其他任何人。我们的终极使命,是实现 神的公义与和好,不只是守法、创收或满足他人期望。行出新生的样式,意味着在工作中将公义与和好融入我们的生命。例如,一位高中老师要行出新生的样式,可能意味着他需要不断原谅一个叛逆、惹麻烦的学生,同时还要努力想办法来帮助这个学生。对一位政治家来说,行出新生的样式可能意味着起草新法案时,要留心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对一位管理者,可能意味着要在所有知情者面前,公开向受到自己伤害的某位员工道歉。
行出新生的样式,要求我们深入审视自己的工作模式。面包师和厨师很容易看出自己的工作可以喂饱饿肚子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公义的体现,但他们可能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究自己在厨房里的人际关系——他们在工作中是否尊重他人?有没有帮助他人取得成功?有没有归荣耀与 神?行出新生的样式,不但影响我们要达成的目标,也影响我们实现目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