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游走的孩子
一个华人女孩从小在洛杉矶长大,小学的时候回到亚洲读书,中学再度移民到美国,一直在美国读到大学毕业,然后留在美国发展。聊天时,她会发现她跟一般美国朋友有些不同,她比美国朋友更看重顺从父母、尊师重道;但是偶尔回到亚洲,早上醒来,她跟亚洲朋友有些不同,她对热乎乎的汤水没有胃口,想找冷冰冰的美式早餐来吃。
一个爱尔兰男孩在德国出生,在法国读书,毕业后在美国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娶了一位美国甜心,最终携家带眷回到英国定居。有一个情况曾经困扰他很久,就是说话的腔调,他的英国腔在美国的生活圈里略显突兀,经常会碰到调侃或引起注意——通常没有恶意,只是让他觉得多余,于是下苦心改掉了自己的英国腔。没有想到,改掉几年后他居然要回到英国去了!
一个华人男孩从小在泰国长大,中学到美国读书,然后又回到泰国的国际学校——泰国有120间国际学校,其中100间是近20年成立的新学校——可见像他这样的多元背景小孩,在热门国家里将会越来越多。这个男孩会流畅地使用中英泰三语,在普通的双语国际学校里面也算得上是很风光的“多声道”人物了。然而,这个光环没有持续太久。他毕业后有机会进入驻泰美国大使馆实习,任务是将泰国新闻翻译为英文。这时他发现,自己对于泰国历史和泰国社会背景的了解极其有限,他的翻译内容停留在字面意义上,传达不出事件的来龙去脉。于是,实习结束后,毫无悬念地,大使馆没有请他留下任职。
第三文化小孩的身份认同危机
随着各国的国际化,“第三文化小孩”这个词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视野中。所谓第三文化小孩,通常指童年时期跟着父母到异国生活的孩子,或有类似多元背景经历的孩子。他们成长期除了吸收父母的文化,也吸收了异国文化。这些人长大成人后善于应变,对不同社群的适应力很强,但伴随而来的问题是缺乏归属感,处处是家,又无处是家。
有些孩子可能没有跨越国境,但也随着父母从乡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长大,一次又一次尝试融入新的环境。他们的心态,跟跨国的第三文化小孩也无二致。
“我到底是哪里人?”是这些小孩的共同疑惑。这个问题被解答之前,或者说这个心结被解开之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孩子都很难读到心里去;任何一种文化,孩子都很难发自真心地想保护它;任何风俗和习惯,孩子都很难体悟出其中的珍贵价值。
台湾一个第三文化小孩“Dr.Phoebe小牙医”说,“大部分的人往往只看到双文化中自由穿梭的我,却不见得看得到这背后的代价与牺牲。除了很多时候因为游走于不同文化之中,难以被理解之外,更多时候因而失去的,更难以被衡量。”
在世界上游走的孩子,失去了跟共性最强的家族亲戚们相处的时间。一位亲姨妈和一位邻居阿姨站在一起,这个孩子可能感受不出多少分别。
这些常常在世界上游走的孩子,也失去很多把“好友”酝酿成“挚友”的时间。一对相知二十年的挚友可能已经酿出过命的交情,而这个孩子却可能每次站在友情的井边,明明跟普通孩子一样有挖掘工具、有方法、有策略,却总是跟深挚的友情失之交臂。
在世界上游走的孩子,还失去很多引领文化发展的机会。在性格养成期把母国文化摸得熟门熟路的普通孩子们,就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而这个四处游走的孩子,他在性格养成期所套上的文化服装,却可能同时存在两种风格或者三四种风格,以致于他们在成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社会文化的学习者,而不会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第三文化小孩化危机为转机
第三文化小孩总是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之间拔河,假设世界上每个国家有一个代表颜色,这条绳子在黄色的地盘染上一层淡金色,倏忽又拔起来一头钻进了截然不同的紫色的地盘去......这条绳子最后变得五彩斑斓,什么样子也不像,真让人不忍心,它究竟应该属于什么颜色呢?
也许......答案是这条绳子不必从属于一个颜色。
也许,我们如果从《圣经》里找答案,会发现圣经赞美每一种颜色的冶艳、多彩、绚丽和千变万化,然而,没有一个颜色比这条绳子本身更美丽!
耶鲁大学神学教授沃弗(Miroslav Volf)说:“基督徒相信,一个人不论做过什么,或受过什么苦,都无法从根本将他局限住。我们看自己和对待自己的方式,和旁人看我们及对待我们的方式,确实会雕塑出我们的身份,但没有人能够创造或毁灭一个人。界定我们的,并不是人和我们的关系,而是上帝和我们的关系。”
上帝的形象,隐藏于我们人性里深深的美善之中,上帝跟我们的关系,在于我们有多靠近这些美善。
第三文化小孩有一个最棒的优势,就是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感受很细腻。他们在与人聊天的时候,常常能快速建立深入知心的谈话;很久没联络的远方朋友,一旦联络上,立刻就能无缝接轨开始深聊;第一次结交的朋友,一旦坐下来,短时间就能跳过表面工夫建立关系——因为第三文化小孩成长期在每一个城市停留的时间都有限,于是他们特别不允许浪费时间。他们对于“用心结交朋友”有比普通孩子更强烈的渴望,而这就是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最需要的人际能力。
拿到手的牌不如意,这是无法控制的事情,与其心怀哀怨,不如换个眼光重组手牌,常常会发现:这副牌居然相当适合眼前的牌局。
毕竟,真正天生拥有一副好牌的人,恐怕一万人里面也很难挑拣出一个。大伙儿的过去同样是既有泪水、又有欢笑,那第一文化、第三文化的影响就没有想象中那么深远了。
既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进入越来越密集的地球村社会,那么母国文化和异乡文化的鸿沟,或许,就没有历史课本里那么大了。
研究第三文化小孩的作家Pollock,写道:“第三文化小孩必须记得,不是文化的共鸣让我们愿意与他人互相了解,而是共有的人性让我们愿意与他人互相了解。”
原来,第三文化小孩,根本不必孤独地在文化冲突之间拔河!绳子一旦放下,冲突就消失了;冲突一旦消失,四方融汇之美,慢慢就像彩虹的光晕一样从天际出现了……
“眼有光,使心喜乐;好信息,使骨滋润。”箴言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