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教会在许多地区以不同的形态和面貌扩展,概括而言有三条比较主要的路线,一条强调信仰的正统教义,一条强调信仰和哲学思维的结合,还有一条强调敬虔生活。
改教之后,许多教会领袖渐渐发觉,一味强调信仰的正统教义,会让基督信仰变得冰冷;而一面倒的强调理性和哲学思维,则容易让信仰偏离上帝的启示。当时德国的一些教会领袖认为,虽然马丁路德的改革已经成功地使教会脱离了罗马的控制,也使教会的信仰基础重回圣经立场,但十字架的福音还没有真正赢取人们的生命。过去,在罗马天主教的影响下,宗教生活对很多人而言只是一种外在生活形态;而改教之后,基督教信仰的标签,不过是从罗马教会换成了某一个宗派教会而已,本质上的改变不大。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彻底推动教会改革,让信仰落实到每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中,彻底改变基督徒的生命,而生命改变的具体表现应该是敬虔的生活,因此人们称这场运动是敬虔主义运动。
强调敬虔路线的人们认为,信仰的关键,不在乎外在的信条是否正确,更在于信仰有没有真正落实在生命当中,在于生命经历。因此,德国一些教会领袖从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强调敬虔生活的建立和操练。他们指出,教会讲道的目的,在于帮助基督徒感受、经历信仰的真实性。对他们来说,信心不是一个学术性的名称,而是一个每天都能体验到的生活方式,因此教会需要透过解释圣经来帮助人们活出敬虔的信仰生活。为了让信仰进到人们的家庭生活当中,这些领袖们也推动家庭里的读经、敬拜,他们鼓励基督徒个别进行每天的读经、祷告和默想,务求信仰能够活泼的呈现在日常生活中。
这股敬虔之风很快就吹遍了德国教会,大大改变了德国教会的面貌。接下来,敬虔运动也渐渐蔓延到欧洲其他地区。李振群老师在其《透视教会春秋》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敬虔运动的中的三位主要领袖。
首先要介绍的是施本尔。他生活在十七世纪中期到十八世纪初期,曾经长期担任牧师,后来又出任大学讲师。施本尔著作丰富,其中《敬虔的渴望》这本书成了日后敬虔主义的重要指南。施本尔晚年跟其他人共同创办哈勒大学,更成了敬虔运动的大本营。后世因此称施本尔为敬虔运动之父。
施本尔虽然自身是一名学者,但他非常强调上帝的道是传给众人去领受的道,不是摆在那里让人去研究欣赏的道。他认为,牧者的职责是将上帝的道传达到众人当中,使上帝的道进入人们的生命,产生应有的果效。正因为施本尔非常看重圣经在信徒生命中所产生的果效,他特别厌恶神学上不必要的争论。他认为,不必要的神学争论对信仰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应该竭力避免。他也同意路德的观点,即每一个基督徒都拥有祭司的身份,因此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追求认识上帝的话语,并且将上帝的话语传给身边的人,去帮助更多人认识上帝。
施本尔另一个主要的贡献是传道人的训练。当时,牧者训练关注的重点是他们信仰的正确性,施本尔认为这个重点不够。他并不是说牧者不需要正确的信仰,而是强调,牧者基本上是传道的人,而非学者,因此应该更有效地把上帝的道活泼地传讲出来。而讲道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造就性,能不能帮助基督徒更加爱主、更乐意服侍主。
施本尔这些主张在当时相当具有革命性,因为当时大多数教会看重的是信仰的正统性,再加上理性主义抬头,教会在训练传道人时偏向教义和信条的掌握,而讲坛也充斥着理性分析,以至很多教会聚会参加者寥寥无几。施本尔的主张一针见血,对应着那个时代的需要,敬虔运动也就因此发展开了。
第二位要介绍的敬虔运动领袖是富朗开。富朗开继承了施本尔对敬虔生命的关注,非常强调读经生活。他认为,基督徒在读圣经的过程当中,应当全力追求明白上帝的心意。他强调指出,基督徒必须在生活当中爱慕上帝的话语,并且从中得到喂养。传道人固然需要在讲台上传讲造就性的信息,而基督徒也应该追求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上帝的话语,活出信仰。
富朗开还进一步指出,当人用心读圣经的时候,就能经历到上帝透过圣经所赐予的属灵的新生命,这新生命会带来新的需要,让人越来越渴慕上帝的话语,越来越想要与主亲近,活出被更新的生命。
富朗开另外一项重要的贡献就是推广慈惠事工。他非常关注穷人的需要,大力推动普及教育,同时也十分关心孤儿的需要,推动设立孤儿院来帮助这些孩子。他在慈惠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英国的乔治穆勒就是受到了富朗开的影响,才走上这条路的。
对富朗开来说,敬虔不仅是内在的生命素质,也是外显的生活。他在施本尔去世之后,继续推动敬虔运动,可说是敬虔运动当中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
富朗开过世后,在强调敬虔路线的德国教会当中又出现了另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那就是亲岑多夫伯爵。亲岑多夫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在敬虔长辈的教导之下成长,成年后完全认同施本尔和富朗开等人的理念。在他的信仰生活中,十架上的基督是整个的焦点所在;从这个焦点出发,亲岑多夫进一步发挥出敬虔运动的影响力,而他最为人所乐道的是在差传事工方面的贡献。
亲岑多夫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收容了一批来自莫拉维地区,逃避宗教逼迫的基督徒,建立了著名的“主护村”,这就是莫拉维弟兄会的来历。在亲岑多夫领导下,主护村开始差派宣教士到欧洲以外的地区从事宣教,足迹遍及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岛以及北美洲的格陵兰。在基督新教的宣教史上,莫拉维弟兄会是第一个大规模差遣宣教士的教会,第一个差遣平信徒宣教士的教会,第一个服侍奴隶群体的教会。在亲岑多夫推动下,敬虔运动落实到了福音大使命的层面,使这个运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满目疮痍,教会的气氛也显得死气沉沉,若非敬虔运动,德国教会很有可能因为对信条的过分强调,而演变成为一个过度教条化的信仰群体。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曾经让大家误以为,作为基督的门徒,就是在知识、理论上去接受某一套的信仰条文。敬虔运动使德国教会重振生命力,去面对那个时代的需要。
当时,强调敬虔主义的教会和强调正统教义的教会之间起了一些摩擦,因为强调正统的教会一直认定,应当以教义信条来衡量其他的基督教群体;而强调敬虔的群体则往往因着强调信仰的活泼表现,而疏于精确掌握某一些的教义和教条,双方不免就起了一些争议。不过,这样一些摩擦虽然使教会内部出现了某些矛盾,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正面影响,那就是双方都开始自我反省,然后有了一些互动。其结果就是,德国教会再次振作起来,灵命追求再度成为基督徒的追求方向。宗教改革刚刚结束的时候,教会关心的仅只是信仰的正确与否,而敬虔运动准确指出,无论多么正确的信仰,都必须在一个人的属灵生命上带来具体的帮助,才是完整的基督教信仰。
敬虔运动始于德国,但这场运动的影响并不局限在德国。事实上,敬虔运动是整个教会近代复兴的开端,今天的华人教会也继承了许多敬虔运动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