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兄姐妹,亲爱的慕道朋友,大家好,我是施玮。
今天我们开始分享马太福音23章,今天先看马太福音23章1-12节。我们先把经文读一下,看看它总的意思是怎样的。
【马太福音】23:1-12
1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2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3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4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5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穗子做长了;6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7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8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9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10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11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做你们的用人。12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这一段是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不要效仿法利赛人的一些行为。这里的“众人”和听讲的门徒,基本上都是犹太人。所以这一段的教导是针对犹太人的,因为犹太人才有这样的文化和宗教背景。
“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2节)
这句话一方面是说,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在教导旧约的摩西律法;另一方面,通常在犹太会堂里面也设有一个“摩西的位”,是用一块岩石凿成的位子,文士就坐在上面向会众阐释律法的精义。这有点像今天教会的讲台,牧师在讲台上讲解圣经。
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3a节)
这个“凡”字从原文来讲,并不是说他们教导的一切的话都遵行,而是一个强调句。从这里我们看见,耶稣虽然批评文士和法利赛人假冒伪善,但祂又说文士和法利赛人所教导的神的话语、神的律法,你们都要遵行。
这使我想到今天在教会里,有时候弟兄姊妹会看见在讲台上讲道的传道人有各样的问题,甚至我们很推崇的传道人可能后来在品德上有亏缺、在行为上有不合适的地方,甚至出很大的问题,都有可能。但是,并不因为传道人有各样的问题,他所教导的我们就不要遵行。他在摩西的位上、在讲台上所教导的,只要是教导圣经中的话语,我们都要遵行。
有些人很难信耶稣,因为他说基督徒哪方面做得不好,或者他认识的一个牧师做得不好……所以,因为人的缘故,一味看人的表现,而阻拦了我们来认识神,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亏缺。
无论是谁来讲解圣经,无论他本人做得好或做得不好,他所解释的真理、他所解释的神的话语,即便他做不到,我们仍然要遵行。
接下来,第3节就这样说: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
耶稣非常清楚地讲到,有这样一部分人是可以教导圣经的,但他们能说不能行。所以我们遵行他们所教导的,但不效法他们的行为。
接着,第4节耶稣更进一步地指出文士和法利赛人的问题所在:
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4节)
这里是指文士和法利赛人将律法,甚至是比摩西十诫多得多的犹太文化和宗教里面形成的各种礼仪、例律等等,全部捆起来搁在人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动。
我认为,“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在这里是指他们并不帮助别人。所以一个教导者不是要把重担加在人身上却不帮助别人,而是要在教导的同时也尽力帮助别人遵循神的话语。
真理使人得自由。真正神的话解开,是使我们得释放,不是被捆绑。神的话语是帮助我们里面的人有力量,而不是让我们重压在宗教仪文之下而失去生命。
我们接着看第5节。前面1-4节讲的是他们所说的、所教导的他们做不到,但我们仍然要遵行神的话语。第5节开始就说他们行为中的假冒伪善。
第5-7节: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穗子做长了;6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7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
第一点说到,他们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并不是像神希望我们的,是我们与神有直接的连接,做任何事单单为了主。他们做事是为了让人看见。
这里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这个佩戴的经文有点像一个护身符,是指当时他们把四句经文(或者几句经文)抄在小羊皮卷上,然后放在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里。这小盒子是带皮袋的。每当祷告的时候,就把这个装着羊皮卷的小盒子绑在膀臂上,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祷告的时候能够记得这比较主要的几条经文。一般的解经书说,犹太人通常列的四段经文是出埃及记13章1-10节,11-16节,申命记6:4-9,11:13-21节,都是神的例律。法利赛人就把这个皮带做宽了,让它戴在手臂上很醒目,甚至不祷告的时候也戴在手臂上,要让人家觉得他很敬虔,随时都在祷告。
另一个例子是,他们把衣裳的穗子做长了。衣裳的穗子就是衣襟上的穗子,目的也是让人记得要祷告。他们要特别突出外面的穿着打扮,让人看见他们的敬虔。
然后他们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6节)。
怎样做事能让人看见?第一是让人看见他们宗教敬虔的衣着模式,第二他们也希望得到社会地位。当时的犹太文化里,筵席和会堂是两个重要的社会性场所。在这两个地方他们都要坐首座、坐高位,显明他们要地位,要让人看见。
他们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7节)拉比就是夫子。当有人称耶稣拉比的时候,祂说:“你为什么叫我夫子呢?”(夫子就是老师的意思。)
所以,耶稣接下来对众人和门徒说: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8节)哪一位是夫子?其实耶稣讲到的就是自己,只有祂是夫子。我们今天也是这样,只有耶稣基督才是我们的老师。
中国现在有个习俗,互相都喊老师,好像现在已经不管你是不是在学校教书,或者你是不是教过这个人,都喊老师。当然这个尊称也没有什么,但当别人喊我们老师的时候,我们不要好为人师,不要真以为自己就是别人的老师,是学富五车、一言九鼎的夫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弟兄姐妹,都是一同跟随耶稣基督的人。
第9节: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叫我们肉身、亲生的父亲,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讲到生命之源。这里的“父”是讲到生命之源。在十诫里面就说到”你要单单敬拜一位神,单单认一位生命之源,天上的父。”祂说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天上的父。
第10节: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
今天带门徒是耶稣给我们的大使命,但我们不要认为这些人是跟随我的。不对!我们带门徒,是将人带来和我们一起走十字架的道路,一起来成为基督的门徒。
第11节:耶稣教导继续教导我们: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做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基于圣经真理的服务性的、仆人性的领袖。
第12节: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这是和世俗不同的基督教,或者说圣经中耶稣告诉我们的一个模式或规律。
整个23章1-12节就是说,我们不要像文士和法利赛人那样做宗教徒,做那种表演敬虔、渴求地位的人;更不要好为人师,成为拦在神和人之间的那个“师傅”。我们所带的门徒是基督的门徒,我们是要把人带到神的面前,成为基督的跟随者。
~ ~ ~ ~ ~ ~ ~
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阿爸天父,何等感谢你。你用今天的经文来提醒我们不要好为人师,你用今天的经文来提醒我们主你爱每一只小羊,你不愿意我们以宗教的名义,将律法、将沉重的担子压在人肩上。主啊,你更愿意我们像你一样来服事众人,来带领人、帮助人,一同走这条十字架的道路,一同来跟随耶稣基督,我们唯一的老师,来成为基督的门徒。
亲爱的恩主,愿生命的父,这位天上的父亲成为我们唯一的敬拜。主啊,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单单从祂而来,让我们在地上不是分门结派,不是跟随不同的人,不是眼中只有那些宗教的、人的光辉,而让我们能够穿越这些人,穿越站讲台的,穿越做领袖的,能看见耶稣,看见神,这是我们唯一的父,唯一的主,唯一的师傅。主,谢谢你。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
思考讨论题(欢迎留言分享):
1、身在教会中,我们常常不知不觉以一些外在的标签来定义“敬虔人”。试举例说明,想一想,这些“标签”会造成哪些负面的影响?
2、如果你在教会担任领袖,如执事、组长等,你会期待其他会友怎么对待你?为什么?
3、人都希望所行的被看见、被肯定。若你用心所做的“善举”没有人注意到,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