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生命栽培】以赛亚书:定睛以马内利

  • 首页
  • /
  • 【生命栽培】以赛亚书:定睛以马内利
肖兰
19 Sep 2017

弟兄姐妹,我们今天要继续查考旧约《以赛亚书》。盼望透过对《以赛亚书》的学习,我们对神的信心能够不断加强,并且能够将这信心带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去,帮助我们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境遇。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两个星期所学习的内容。前两次的经文查考,先知以赛亚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大约在公元前730多年,犹大国王亚哈斯在位的时候,北方的亚兰与以色列联盟,要进攻南国犹大。面对这样的威胁,亚哈斯王心中不免感到惶恐与不安。

在危难当前、生死难测的紧急关头,人应该如何来面对呢?这里肖兰不禁想到了一部电影,名叫《阿波罗13号》,讲的是美国的太空船阿波罗13号在太空的第六天,发生了机器故障。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太空人必须做一个路线修正。如果他们失败,他们就永远无法回到地球。为了保存力量,他们把驾驶太空船的电脑关闭了,但太空人必须自己控制主要的引擎。从太空回地球的上空有39秒的时间,飞行的过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在极高速的飞行中,太空船会产生极高的热量与火焰,那么太空人要怎样驾驶太空船,才能准确的回到地球上呢?阿波罗13号的队长决定,他们可以从太空船里面的小小窗户往外注视一个焦点,然后用手控制太空船,回返地球;而这个需要驾驶者全神贯注去注意的焦点就是地球。经过那决定生死的39秒钟,三位太空人最后终于飞回了地球。他们没有失去焦点,他们避开了一场大灾祸。

是的,在危急关头,专注于一个正确的焦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灾难,获得成功。现在面对亚兰和以色列的联军,犹大王亚哈斯的焦点在哪里呢?让我们从经文中一起来看,神、先知与亚哈斯的对话。我们一起读《以赛亚书》七章10到14节的经文。

弟兄姐妹,从经文中我们看到,显然面对这场危机的并不只是亚哈斯王,还有先知,更重要的还有神。是的,神主动地介入到了这场危机中。

现在让我们来构想一下经文中的画面——风雨飘摇的年代,山上的国家正受到两国联军的攻击,王的心和百姓的心惶恐不安。《以赛亚书》七章二节说:好像林中的树被风吹动一样。生死存亡的关头,整个国家社会,每个人、每个家庭、所有的一切,都被一个大大的问号所笼罩,深深的恐惧弥漫于整个国家。人的意志,人的信心,此刻都经受着极大的考验:神有足够的能力保护我们吗?神的应许在这个时刻还可靠吗?祂的话在大难临头之时能发挥作用吗?最终的问题是:在这样的时刻,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知道耶和华是存在的,而且祂仍然关心我们,会伸手拯救我们呢?大难当头之际,原本看似肯定的东西,这时也似乎不再肯定、不再可靠,变得模糊难明了。

正当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像林中的树在风中摇摆不定之际,先知以赛亚受耶和华差遣,去向当时的君王亚哈斯宣告这传统上称为以马内利预言的信息。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在人六神无主的时候,人需要知道、明白、吸收这个信息。是的,以马内利是人在风雨中的盼望。

然而值得我们留意的是,经文向我们显示,这个信息并不是因为人祈求而得来的。这个信息的出现,不是由于人采取主动。相反,对于神的同在,人一点儿也不积极。是的,我们常常看到,那些信奉假神的人,在有危难来到的时候会求神拜佛,呼山问石。或许在我们眼中,他们所拜的是假神,但他们却是全心全意的相信,并投靠。不可否认,他们对自己所信的十分积极。相比之下,许多敬拜耶和华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对神的态度一点儿也不积极。不但不积极,甚至是冷漠。是的,经文显示,以马内利的信息不是人祈求而得的,相反是耶和华主动把这个重要信息赐给人,甚至要求人接受这个信息。

耶和华借着先知以赛亚告诉亚哈斯:你向耶和华你的神求一个兆头,或求显在深处,或求显在高处。或在高处、或在低处,不论是在哪里、不论是什么、不论有多难多艰巨,只要亚哈斯恳求,只要他肯开口,无论如何耶和华都会答应,都会满足。换句话说,耶和华给亚哈斯开了一张已经签了名的空白支票,只要亚哈斯想得出,耶和华就做得到,也必然会为亚哈斯和犹大的百姓成就。

这是一个紧急关头,需要有紧急的措施。耶和华愿意采取主动,在没有人的催迫下,给人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时候,耶和华比人,比那些身处危难中的人似乎更焦急。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那么人的反应又如何呢?与耶和华的焦急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亚哈斯说:我不求;我不试探耶和华。对于耶和华的着急,对于耶和华的积极,对于耶和华的慷慨,亚哈斯用了一个“不”字,而且他把这个“不”字用的很虔诚,很庄重,甚至还用很正确的神学思想包装起来。他说:“我不求;我不试探耶和华”。

什么是试探耶和华呢?我们参考《以赛亚书》五章18到19节的经文就可以知道,究竟什么是试探神。《以赛亚书》五章18到19中,那些犯罪的人对神说:任他急速行,赶快成就他的作为,使我们看看;任以色列圣者所谋划的临近成就,使我知道。这些人要看见神的作为,不是因为他们渴望见到神的大能;相反,他们的渴望是出于不信,他们不信神的话会成就。他们说这话的动机,不是信靠,而是反叛和挑战。简单的说,倘若人向神求什么,而他的动机是要神向人证明祂的能力,好像要神在人面前表演,仿佛一个接受面试的人向雇主证明自己的才能,这就是试探;又或者人刻意做出某些行为,目的是要看看神有何反应,例如试试神是否真的会对犯罪的人施与惩罚,这也是试探。

现在的情况,如果亚哈斯真如以赛亚所吩咐,向神求一个兆头的话,这会构成试探耶和华吗?当然不会,因为是神采取主动的。神已经准备好,已经踏出了第一步,祂只是等待人的回应。或许有人会说,神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要求呢?为什么要亚哈斯向祂求一个兆头呢?如果这个兆头是这样的重要,神何不直截了当地把这个兆头赐给亚哈斯呢?神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的呢?这岂不是神在试探人吗?

其实如果我们细细的想一想就会明白,亚哈斯的求与不求,在这里是极其重要和富有意义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亚哈斯求,表示他对神顺服,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求的举动表示亚哈斯对神持一个开放的心;他愿意求就表示他愿意接受;如果他愿意接受这个兆头的话,他就是给了神一个空间、一个机会,让神可以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危急时刻做工,在这群六神无主的百姓中做他们的屏障。神愿意在这个非常的日子中与祂的百姓同在、同行;神需要一个机会,一个空间;祂要亚哈斯向祂求这个兆头,而不是直接赐给他,是要让亚哈斯自己主动、积极。在他的心如树在林中左摇右摆的时刻,及时开放他的心,使神有工作的空间。但亚哈斯用了一个“不”字来回应耶和华,这是何等的可惜呀!神是那么焦急,但人却是那么冷漠。

弟兄姐妹,主虽然有时候以艰难给我们当饼,以困苦给我们当水,但在危机中主却并不隐藏。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便可以清楚的听到祂的指示,或向左或向右;只要我们顺服,我们就可以行在正路上。但可惜的是,我们人常常不愿意听从神的指引。从刚才所查考的经文中我们看到,当以马内利这个应许在人类历史中初次出现的时候,竟然遇到了这么冷漠的对待;当神主动寻找人的时候,竟然被拒之于千里之外。

我们不妨思想一下,在今天这应许所得到的待遇,是否已经比以前有所改善了呢?还是人对这个应许,依然是那么冷漠或不冷不热呢?神愿意与人同在,与人同行,而我们愿意跟随神吗?

以马内利是一个兆头,什么是兆头呢?所谓兆头就是一个记号,把人指向一个真实的存在;是因为有着真实的存在,所以有这兆头,而不是因为有这兆头,才有着真实的存在。兆头本身并没有制造真实存在的能力。这就如同我们看到红绿灯,就知道它背后的交通规则一样。红绿灯本身只是一个记号,它所传达的交通信息才是重要的。同样,兆头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兆头的本身,而是在乎它所传达的信息。

耶和华所赐给亚哈斯的信息是以马内利,神与人同在;而亚哈斯在拒绝兆头的同时,其实是拒绝了神的这个信息。国难当前,亚哈斯以敬虔的态度,对神的同在说“不”。

这里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以马内利的应许。从《以赛亚书》七章14到16节的经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应许包括了两点:第一,有童女怀孕生子,而他的名字是以马内利;第二,当这孩子还很幼小的时候,那两个来势汹汹,要消灭大卫家的国家,必致见弃。所以,以马内利这个应许是指出了一件在历史中将要发生的事,而且这件将要发生的事并不是出于偶然,也全然没有人为的因素。这件事与人的计谋和智慧,没有任何关系,由始至终都是神的工作,一切都在神的计划之内,整件事情只不过是照着神的计划来进行的。因此,这以马内利的兆头就是神为了人的缘故,把自己的计划向人揭示,让人知道,让人心里可以得到踏实、安稳,不再摇摆如风中的树。亚哈斯拒绝这个兆头,就表示他不接受神的这个安排,不认同神的这个计划。他认为自己有更好、更理想计划与安排。亚哈斯的拒绝,实际上是人以自己的智慧否定了神所定的计划,人选择走自己的路。

这个兆头指出了一个真实的存在,那就是耶和华。这童女怀孕所生的儿子,是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证据,证明神的同在也是如此有血有肉、有脉搏跳动、有心灵感应的,而与人感应的神也会难过、伤心、着急、关怀、爱惜。神要求人接受祂的这个兆头,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接受这个兆头呢?不论是在亚哈斯的时代,还是在今天,接受这个兆头都只有一个意思,就是相信——相信神的能力,相信神的掌管,相信神的拯救。这就是以赛亚所说的: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

是的,信能叫人在风雨中立稳;信就如同树木的根,叫人在受到冲击的时候,可以屹立不倒;信是人对于这应许的唯一回应;信在这处境中,就是要求人放弃自己的计划,放弃自己的打算,放弃自己现实所走的路,把方向校正过来,走在神的路上,接受祂的安排,接受祂的计划。

当亚哈斯对神的情求说“不”的时候,他也同时向神明明地表示他不信神。更用自己所谓的虔诚,用自以为正确、纯正的神学,对神投下了不信任票。

以马内利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这是神向在危难中的人招手,祂要像母鸡一样,把属祂的人招聚在自己的翅膀底下,保护他们;但人不愿意,要另找办法,要另觅途径。人很有礼貌地向神说声“不”,然后我行我素。

对于人的这种态度,以马内利还有意思吗?当然没有意思了。以马内利还有作用吗?试问,面对人这样的冷漠,祂如何再能发挥作用呢?就好像人手中本来有很好的新工具,使用它原本可以事半功倍,但人不用,硬要把另一件已经生锈、已经钝了的工具当宝贝,那么这件新工具还有用吗?我们不给它机会,它又如何能发挥作用呢?当然以马内利不是工具,我们也不能将它看为工具,但我们如果不接受,那么神的这番好意又如何能发挥作用呢?岂不是白费了吗?

以马内利是来自耶和华的应许,这应许是神向人所做的承诺,是耶和华主动地向人表明——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混乱、如何危险、如何黑暗,祂依然是永活的神,祂依然是那位可信靠的上帝。当人陷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中时,祂是人在生死存亡中的盼望。我们今天时常听见“共度时艰”这样的话,而以马内利正是这个意思:神要与人共度时艰,祂的心意就是如此。

以马内利是人在危机中的唯一盼望。若不接受,将会如何呢?《列王纪下》记载了亚哈斯怎样在神的同在、应许以外,去寻找办法的。《列王纪下》16章7节说:亚哈斯差遣使者去见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说,“我是你的仆人、你的儿子。现在亚兰王和以色列王攻击我,求你来救我脱离他们的手。亚哈斯这么做,他所断送的不单只是国家的独立和国家的财富,更是断送了他的信仰。他等于向亚述王、向世界宣告,他所信的比不上亚述所信的,因为他所信的耶和华并不能救他,而亚述王和他所敬拜的可以救他。

神要求亚哈斯给祂一个机会,一个空间,以至祂可以与国难中的百姓同在,拯救他们,但亚哈斯不愿意。亚哈斯不求兆头,他求亚述王来救他脱离敌人之手。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是的,人都有自己相信的对象。与神相比,亚哈斯更相信亚述。这里亚哈斯对亚述投了信任票,因为亚述看起来十分强大:有强大的军队,有先进的装备,所向无敌……有着一切叫人可以相信、投靠的要素。于是,亚哈斯大开中门,迎接亚述,却向耶和华他的神关上了门。

弟兄姐妹,我们的门是向谁打开的呢?神向我们招手,神在我们心门外叩门,我们愿意开门吗?以马内利表示神的同在要临到我们当中,我们愿意接受吗?神是何等愿意与我们同在呀!只要我们给祂机会。

神是您生命中唯一的执着吗?我们每年都庆祝圣诞节,但节日一过,欢乐也就随之渐渐的褪色了。是的,神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中间,是我们欢庆的真正原因。但神与我们同在,却不只是在节日中。以马内利不是一个节日的主题,它是人类历史的主题,是神救赎的主题。愿我们都能以神为我们生命的焦点,以神为我们一生一世的主题。

喜欢0 反感0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

发表留言

Plain text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