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Webcast RSS

简体中文

有条件的爱的破坏性:它无形中制造了不同程度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对孩子的成长尤其具有破坏性。带着期望的爱,有条件的爱的运作环节是:期望、表现、失望、负疚与羞耻。附带条件的爱, 有期望的爱,具有哪些​破坏性?

1.  成长中的不良压力和恐惧;

2.  兄弟姐妹之间的恶劣紧张和竞争;

3.  对学习的态度可能从好学变成消极厌倦;

4.  认为爱是不纯洁的,不崇高的,是靠表现得来的,爱是一种交易。

父母的责任:

在家里,父母的间接伤害力可以是非常大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相当的影响。过去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挽回。

思考题:

1.    附带条件的爱为什么会有破坏性?造成的破坏有哪一些?

2.    有期望的爱的运作包括哪四项?

3.    父母要注意哪三个原则?

讲师简介:

李德鸿老师:

世界需要父亲(国际) 资深培训师(中英双语) | 特勤项目负责人

更多
on 04 Feb 2021 7:15 AM
English(英语)

Jesus Christ possesses both divinity and humanity so that He can be the Mediator between God and man and the Redeemer of all mankind. He must be a man to die for us, the sinners; He must be God to overcome death and make redemption possible.

更多
on 03 Feb 2021 4:09 PM
简体中文

耍宝人生的背后

西里奥(Sirio Persichetti)是一名意大利小男生,今年7岁,他患有脑性麻痹,症状很多。可是,但凡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上看过他任何一部影片的人,在第一分钟就会忍不住被他的活泼触动内心的某个部分,发现:这个爱耍宝的小男孩,还真懂得享受人生!

西里奥动过气切手术,嘴巴闭不起来,只能发出呜呜啊啊的声音,不能说话;他的进食也有问题,因此肚子外面装有一根导管,大人会从这根导管注射营养液到他的胃里。

不能说话、不能吃饭,按常理来说他的日子应该过得很艰难。不过,当奇迹现身的时刻,常理会自动让步。尽管不能用漂亮的措辞发言,小小的西里奥仍然可以跟家人有来有往地玩在一起;尽管不能品味美食,也不妨碍西里奥的小小身板日渐茁壮。

他早上会走进哥哥房间,用很夸张的方式叫哥哥起床;他会背着一个跟身体差不多大的书包上学;他有很多玩具,其中最喜欢的是一台超跑电动车,加速、转弯跟倒车都难不倒他。正常7岁孩子想做的事情,他似乎一样不漏。

更多
on 03 Feb 2021 7:35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大家好,我是施玮。很高兴可以继续在空中一同来查考上帝的话语。今年我们要查考的是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这本书是马太写的,他也叫利未,是耶稣基督十二个门徒之一。

我们知道新约四福音书都是写耶稣的,从不同的角度,特别突出耶稣的各个属性。马太福音主要是针对犹太人写的,它最重要的是写——耶稣是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是永恒的君王。

马太福音放在新约的第一卷,因为它连接旧约和新约,要向犹太人说明,这一位耶稣就是旧约所预表的弥赛亚。所以它里面写到很多关于旧约对耶稣、对弥赛亚的预言的应验,把新旧约连系起来。

马太福音里面有一节经文特别能代表这个特点,就是在5章17节: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这是耶稣自己说的话,也是耶稣自己来表达,在恩典时代(就是耶稣的救恩时代),祂与旧约是怎样一个关系,恩典与律法是怎样的关系。

关于马太福音或四福音书,有非常多各样的解经书,也有很多牧师讲过。那这一次我们的马太福音分享有什么特别呢?

对于我来说,耶稣是一个实实在在、百分之百的神,也是百分之百的人,祂更是实实在在地与我们相伴,我们的良人、我们的密友。

更多
on 02 Feb 2021 7:40 AM
简体中文

亲爱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来自盲福会的主持人董丽娜,欢迎收听“环球传播”每周一为您推出的诗歌节目。今天要为您推荐的歌曲是《真实的敬拜者》,歌曲来自以斯拉事奉中心的《真实的敬拜者》专辑。

听众朋友,你觉得自己活得真实吗?怎么活才算是真实呢?

去年有本很火的心理科普读物,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面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帮助抑郁状态中的蛤蟆先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与自己的情绪做了联结,从而改善了蛤蟆先生的心情。

咨询师苍鹭关于“真实“的一番话给蛤蟆先生很大的启发。他说:“所谓活得真实,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自己。”

换言之,想要活得真实,首先需要了解真实的自我。我们知道,“认识你自己”也是古代智者苏格拉底对人生的忠告。

2018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片《无问西东》中,也有一段关于“真实“的描述。

当清华学生吴岭澜请教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要如何在文科和理科中做选择的时候,梅校长回答说: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更多
on 01 Feb 2021 7:15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