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我的工作、职业和使命】05 你愿意做好撒玛利亚人吗?

  • 首页
  • /
  • 【我的工作、职业和使命】05 你愿意做好撒玛利亚人吗?
讲员:司徒松熾 | 后期制作:Goh Soo Mun
21 Oct 2024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个系列讲座的第五集。前面节目中,我们借由耶稣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了解到,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的使命都是——为了人类共同利益,将来自于上帝的普遍恩典传递出去。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看看耶稣所讲的这个故事。

故事由来

从圣经中我们看到,耶稣常常使用故事、寓言来教导众人,内容是虚构的,但又是现实的。这意味着,相关故事可能真实发生于那个时代。为什么耶稣要用故事来转达深刻的真理呢?

一个原因是,与今天相比,当时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尽管很多人也识字,但手工制作的卷轴很昂贵,所以阅读材料并不容易获得,人们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授知识。即使是拉比学校的学生,也必须在没有书面笔记帮助的情况下背诵课程内容。因此,耶稣必须让他的教导足够简单,保证听众能理解。而且,听众的智力和教育水平也各不相同,他们当中有学者(如律法教师),也有文盲、农民,耶稣希望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他的信息,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讲故事。

在关于“好撒玛利亚人”的这个故事中,事实上,耶稣并没有用“好”来形容故事主角。这是现代读者赋予的标签——当然,这个形容是准确的。这件事记载在路加福音10:25~37。耶稣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回答一个律法师提出的问题:“谁是我的邻舍?”

提出这个问题前,他试探耶稣, 问:“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稣反问他:“律法上写的是什么?”律法师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耶稣肯定了他的回答,要他按照律法要求的去做,以得永生。

显然,这位律法师认为自己已经得了神的这个应许;很可能,他也确信自己是爱邻舍的,也就是说,爱他的犹太人同胞。不过,这是一个经过挑选的群体,对“邻舍”一词的定义非常狭隘。于是耶稣讲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帮助听众扩展思路。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耶稣并没有直接给出“邻舍”的定义。祂知道,如果能让听众积极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会更令人信服且印象深刻。耶稣也知道,提问的律法师过于自信,祂要找一种方法来敲醒他,叫他摆脱自鸣得意的状态。

于是,耶稣故意选择了撒玛利亚人做故事主角——祂知道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长期敌对的历史背景,祂知道律法师绝不会对任何撒玛利亚人有好感。是的,这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如此之大,以至于如果耶稣直接说出答案,律法师根本无法认同那种立场。他需要被说服,而这个故事吸引了他,使他能够想象耶稣所描述的情景。

好撒玛利亚人的榜样与应用

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从耶路撒冷来的人落在了强盗手中——我们推测这人应该是个犹太人,因为撒玛利亚人不去耶路撒冷。强盗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这里,耶稣又引入了另外两个旅行者,一个是祭司,一个是利未人,都是犹太社会的精英,精通律法,是律法师能够认同的人。然而,在故事中,这两个人对受害者不理不睬,显然缺乏同情心,没有对自己的犹太同胞表现出邻舍之爱。故事进行到这里,估计律法师会对这两个人感到失望,也许还有一些内疚,因为他本人可能也并非那么友善。

然后,撒玛利亚人前来救援了!这消息令人震惊,因为受害者不单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还是撒玛利亚人的死对头。然而,撒玛利亚人同情这遭劫的人,他帮他清理伤口,扶他骑上自己的驴子,带他到旅馆,还给他支付住宿费,直到他康复为止。所有这些都意味着高额成本,撒玛利亚人不但要花上许多时间、金钱,帮助伤者时还可能遭受攻击。但他没有犹豫,也没有抱怨。他慷慨解囊,并不期望得到认可或补偿。

讲到最后,耶稣尖锐地问律法师,根据他的判断,祭司、利未人和撒玛利亚人这三个人中,哪一个是落入强盗手中那人的邻居?律法师答道:“怜悯他的人。”

请注意,他没有称故事的英雄为“撒玛利亚人”,而是“怜悯的人”。他得出了耶稣要他做出的结论!于是耶稣说:“你也照样做吧。”——你也像故事里的英雄那样去对待他人,即便对方是你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人。

如果我们给人贴标签——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就是典型的标签——那往往会阻碍我们展现怜悯之心。“邻舍”的概念,能帮助我们打破那些助长偏见的标签和分类。今天,我们应该把任何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人,都视为潜在的邻舍。当然,就像对撒玛利亚人一样,这样做对我们也是有代价的,我们要盘点自己的资源,要识别哪些因素在阻碍我们行善。更重要的是,常常问自己:谁是我的邻舍?我应当采取哪些有恩慈的行动?因为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看到受害者时,好撒玛利亚人并没有想着:这是个“犹太人”。他想的是:这是一个不幸的人,急需帮助!他迅速评估了情况,然后制定并执行了他的计划。事情办成了,受害者现在安全了,有望恢复健康。有意思的是,撒玛利亚人还把伤者托付给客栈老板照顾,直到他回来——也许他得继续自己的旅程,去完成一些事务。由此可见,救人,只是他旅程中的一段插曲。他对自己的事务负责,也对路上看到的、有需要的人负责。

朋友,撒玛利亚人是我们的榜样, 你敢追随他的脚步吗? 我们是身边人的好邻舍吗? 我们会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与人分享恩典吗?

让我们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1、撒玛利亚人对一个陌生人和敌人的怜悯行为,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何借鉴意义?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样的怜悯?

2、在现代社会中,哪些标签和偏见可能阻碍我们展现怜悯之心?

3、如何在职场中实践“好撒玛利亚人”故事中的邻舍精神?

喜欢0 反感0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

发表留言

Plain text

  •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
  •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
  • 自动断行和分段。